当前位置新闻中心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视角 >> 正文

〔南京日报〕南工大两支队伍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夺金

时间:2025-11-21 来源:南京日报 作者:杨芳 摄影: 编辑:潘雨轩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本报讯 (记者 姜静 通讯员 杨芳)近日,2025年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GEM)在法国巴黎收官。南京工业大学两支参赛队伍在全球400余支高校代表队中脱颖而出,双双斩获全球金奖。

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是合成生物学领域顶级赛事,覆盖全球60余个国家,赛事以“用标准化生物元件设计人工生物系统”为核心,鼓励跨学科协作解决现实问题。此次南工大两支队伍分别聚焦绿色制造与宠物医疗两大领域,其成果均具有显著应用价值。

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教授陈可泉领衔指导的团队,研制出一种绿色低碳的聚酰胺生成方式,不仅摘得全球金奖,还将最佳提升元件奖收入囊中,并获最佳生物制造项目提名。该团队的突破直指聚酰胺54(俗称“尼龙54”)生产的环保痛点。作为聚酰胺家族的“环保优等生”,尼龙54传统生产需两种菌种分别合成原料,流程复杂且产生废盐、二氧化碳等废弃物。

“我们是把以前两个各自生产、浪费严重的作坊,变成了一个高效、自给自足,还能‘内部消化垃圾’的‘全能一体厨房’。”团队指导老师冯娇副教授说,团队创制的智能细胞工厂可利用葡萄糖同步生产两种原料,实现酸碱自中和与原位二氧化碳固定。这支跨生工、计算机、机械等多学科的队伍,通过“干实验+湿实验”双轨策略提升研发效率,未来将推动技术落地赋能环保产业。

食品与轻工学院江凌教授指导的团队,凭借宠物抗菌敷料创新方案夺得全球金奖及最佳新元件奖,为解决宠物临床抗生素耐药性这一难题提供了新方案。

随着宠物饲养量增长,狗癣、猫癣等感染频发,抗生素过度使用导致耐药菌株涌现,形成治疗恶性循环。团队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抗菌肽”。“这好比精准击穿细菌‘城墙’。”指导教师孙杨介绍,抗菌肽是生物体内小分子肽,通过物理方式破坏细菌细胞膜,使细菌内溶物外泄死亡,而细菌难以通过变异应对这种攻击,从根源规避耐药性。这支同样“混搭”的队伍,整合食品、生工、计算机等学科力量,通过“计算筛选+实验验证”确保成果安全高效,成功将实验室想法转化为实用方案。

2025年11月20日《南京日报》:http://njrb.njdaily.cn/njrb/h5/html5/2025-11/20/content_57_2380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