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视角 >> 正文

〔现代+〕绘制“有声”助老图册,南京大学生帮助老年人智享生活

时间:2025-07-28 来源:现代+ 作者:陈晨 张思涵 摄影: 编辑:李春昊 上传: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陈晨 张思涵 记者 李楠)“这个册子用卡通画教我们怎么在网上挂号,扫一扫还能看大学生的教学视频,这些孩子们不厌其烦地教我们这群老年人,太用心了!”南京市热河南路街道晏公庙社区70岁的张定富竖起大拇指,为“智领银龄 AI在夕阳”—“计小蓝”智慧助老实践团的大学生点赞。该实践团成员来自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他们奔赴各地以所学专业知识,助力老年群体智享银龄。

实践团开展反诈系列讲座

“陌生人让扫码领鸡蛋能不能扫?”“上门推销保健品能轻信吗?”在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逍林镇水云浦村,队员高琦通过生活化的互动问答和反诈知识讲解,为家乡的老年人带来了一堂金融反诈课。“转账莫轻信,守住‘钱袋子’,留住养老钱……”队员们自编自唱的“反诈歌”赢得大家的阵阵掌声。

队员开展智慧助老科普课程

在淮安市淮安区淮城街道鱼市社区,队员陈禹瑄结合信息专业知识,跟家乡老人讲述了AI换脸诈骗的真实案例,“谁能想到视频对面可能不是孩子本人呢!”老人们纷纷感叹。陈禹瑄向老人们说明了新型AI换脸及声纹模拟诈骗的常见类型,帮助老人进一步认清诈骗“新套路”并安装了国家反诈APP,让反诈防护网多一层保障。这样的反诈讲座,团队开展了20余场。

为了更好地帮助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实践团在江苏、安徽、浙江、上海等地开展实地调研,发放并回收有效问卷近800份。“只有真正了解老年群体在数字时代面临的困境和实际需求,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融入数字时代。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国家和政府采取了许多有效举措,作为大学生,我们也想尽自己的一份力。”队长张思涵说。

为此,团队不断探索系列课程体系,如何使用智能手机、如何刷地铁卡、如何预约网约车、如何用APP看电视、如何运用网络课程开展养生保健……丰富多彩的科普课程受到了老年人的好评。

队员吴双曾为家中老人手绘过手机“使用说明书”,在她的提议下,团队打算将“使用说明书”精细化并“量产”。“E起学”“E健康”“E出行”“E守护”……团队不断分类细化,同时,为了方便老人参照学习,队员们录制了讲解语音,让智慧生活有爱并“有声”。老人们扫码便可以边听边学。“跟着图册上的步骤,听着孩子们的声音,就像在面前教我们一样!”南京市江浦街道同心社区的王大爷提起手册赞不绝口。

接下来,团队将持续优化助老服务内容,拓展智慧助老的深度与广度,用青年学子的专业知识,助力更多老年人智享生活,真正实现“AI在夕阳,智护银龄”。

编辑:范文静 校对:王海峰

2025年7月28日《现代+》:https://app.xdplus.cn/xdkb/template/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39/149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