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南京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组织江苏省宜兴籍学生返乡,开展了一场以“廉洁文化融入美丽中国的生动实践”为主题的廉洁文化教育实践活动,打造别具一格的“寻碳迹、寻廉脉”主题思政课,引导青年学生关注家乡绿水青山,感悟廉洁文化。
此次实践活动主要集中在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紫砂村、查林村和上坝村开展。村庄环境优美、底蕴深厚,村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紫砂村和上坝村曾获评“江苏省生态村”和“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村民集体意识强,生态理念足,重家风、守家规,党员、干部讲民主、重发展。
活动期间,师生们用镜头记录下实践和寻迹过程中的感悟,录制“视廉正行”微视频,共同打造了“一村一课一视频”主题思政课。通过实地走访、观察,学生们亲眼见证了家乡的生态蜕变,对美丽中国和乡约村规有了更直观地认识。
“绿意盎然、风清气正!在实践中,我看到了更多的绿水青山和发展机遇,感受到了更淳的民风和社风,深刻体会到了家乡党员、干部的务实和清廉”,实践团队成员徐晗绮同学由衷的说到。
“在寻迹中,我深深感受到了绿色发展给家乡经济带来的契机,深深感受到了家乡人民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得到的实惠,学习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感悟到了家乡建设者们身上具备的好传统和好作风”,实践团队成员高越越说到。
在实践中,师生们不仅看到了生态的变化,更从家乡建设者身上领悟到廉洁文化的内涵。“‘一名书记就是一个榜样,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这句话写在村口,现在深深地写进了我的心里。”实践团队成员高梓涵说。
实践团队指导老师计雨涵说:“生态文明建设是长期的战略任务和复杂的系统工程;纪律建设是一项经常性工作,必须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我们希望通过‘寻迹式’学习和‘沉浸式’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增强青年学生的政治认同和行动自觉。
“学院以后还开展这样的实践活动吗?实践团队顾问、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洪洲说:实践活动是学院廉洁文化融入学生日常教育教学“1+2+2+1”工作体系中的重要环节,组织青年学生以“自己拍、自己讲、自己悟”的形式体验家乡的发展变化,有助于教育引导他们更深入理解‘双碳’目标和‘美丽中国’,有助于引导他们沉浸式感受身边的‘清风’和‘正气’。未来,学院还将不断丰富实践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并借助网络思政平台和美育实践基地,让更多的青年学生在寻迹中、在寻脉中树立正确的廉洁意识,涵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王颢然 王洪洲)
2025年7月24日《中国经济网》:http://city.ce.cn/xxfw/202507/t20250724_241924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