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视角 >> 正文

〔交汇点新闻〕科技筑梦,教育赋能:土木工程学院学子泗阳乡村行

时间:2025-07-28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朱夏 谢雅文 摄影: 编辑:李春昊 上传: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7月中旬,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科技筑梦乡村,教育赋能振兴”实践团前往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裴圩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以科技赋能和人才培育,为乡村振兴提供可持续的内生动力。

党建联建:强基定向,共绘发展蓝图

党建联建仪式中,裴圩镇镇长刘江江、驻倪东村第一书记王中元,裴圩镇副镇长王艺婷,主任田伟等出席。会议由王中元主持。刘江江镇长对实践团队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裴圩镇的的历史文化特色与发展现状,回顾了南工大与裴圩镇的深厚情谊。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涛介绍了学校、学院特色,希望未来双方围绕党建引领、红色文化建筑数字化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依托专业优势,推动资源互补,深化校地融合,赋能裴圩振兴发展。双方现场签订《党建共建协议》,构建长效合作机制。

防灾科普:情系群众,密织安全网络

实践团队深入裴圩镇村庄,开展“防灾减灾科普进村入户”活动。实践队员深入村舍,逐户发放图文并茂的防灾科普手册。他们蹲在院坝边、坐在门槛旁,向村民、孩童耐心讲解:“地震时要躲承重墙角落”“平房遇险先护头”等知识点。针对理解难点,队员用长条凳模拟房屋结构,手把手示范避险姿势,将专业的抗震知识转化为“锅碗瓢盆不乱跑,护住脑袋往外逃”等顺口溜。这种零距离、接地气的科普方式,让安全知识入脑入心。

同时,实践队员现场指导村民排查农房结构安全隐患,仔细查看房屋的梁柱、墙体、屋顶、地基等关键部位,详细记录存在的问题,并为每一户建立了“一户一档”问题清单,以便后续能够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和支持,切实筑牢农村住房的安全防线。

数字红址:技承文脉,点亮信仰之光

在洪泽湖斗争纪念馆,实践团成员踏寻红色足迹,聆听革命故事。透过斑驳的枪械、泛黄的军衣与沉浸式影像,深刻地感受革命先辈们的坚定信念与无私奉献精神,进一步激发了成员的爱国热情。团队成员将专业特长与红色教育结合,运用无人机航拍、三维扫描等技术对纪念馆及周边遗址进行数字化采集,通过BIM建模构建“云端红色建筑数据库”,保护红色遗产的同时,构建数字档案让革命故事可感可触,代代相传。

未来展望:创新模式,共谋发展篇章

本次社会实践是学院创新“党建+科技+乡村振兴”模式的重要举措。未来学院将立足土木专业优势,筑牢乡村建设基石,搭建校地合作的坚实桥梁。同时创新教育载体,坚持以科技赋能红色文化传播,使革命精神焕发持久生命力。(朱夏 谢雅文)

编辑:封颢

2025年7月26日《交汇点新闻》:https://jhd.xhby.net/share-webui/detail/s68844ad7e4b04486b3eb36f4?t=1753665323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