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花 通讯员 朱琳)如何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大幅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12月11日,《南京工业大学全力支撑我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实施方案(2024—2030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发布。
发布会现场,南工大副校长顾学红对《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解读。未来,南工大将聚焦“实施创新链聚能计划,布局打造产业原创技术策源地”“实施产业链赋能计划,加速技术转移转化和科技创业”“实施人才链蓄能计划,加大产业创新人才引育力度”“实施制度链效能计划,强化政策协同激发创新活力”“实施生态链焕能计划,全方位助推产业创新生态”5大计划,开展25项重点任务,“力争到2027年,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基本形成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布局合理的技术创新体系和创新生态,到2030年,完善创新网络、孵化链条和制度体系,形成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格局,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
南工大科学研究院院长姜岷介绍,学校瞄准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和未来产业等三个领域,打造“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化工”“绿色食品”“合成生物”“氢能与新型储能”等14个创新产业链,形成56个关键技术攻关清单。
“10年前,徐南平院士、邢卫红教授带领我们膜科学团队研发了全球首套制浆造纸废水零排放成套工艺,解决了世界级难题,‘救活’陷入绝境的南通王子造纸百亿元项目。2021年,我们聚力攻关,对工艺进行了技术升级,处理水量提升40%,废盐实现了资源化,成果推广累计实现经济效益超50亿元,减排废水数亿吨。多年来,学校越来越多科研人员前赴后继,相继突破了分子筛膜、气血交换膜、聚四氟乙烯膜等关键技术。”国家高性能膜材料创新中心执行主任李卫星回忆起10年来的发展如数家珍,对未来也是信心满满,“今后,我们将持续加强未来膜材料的科研攻关,为全力支撑我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作出贡献。”
2024年12月12日《南京日报》A4版:http://njrb.njdaily.cn/h5/html5/2024-12/12/content_54_1853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