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视角 >> 正文

〔江苏科技报〕国内外专家探讨工业节水减碳新技术

时间:2024-10-11 来源:江苏科技报 作者:朱琳 摄影: 编辑:韩子旭 上传: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本报讯(通讯员朱琳记者葛思佳)近日,国际水协会(IWA)第二届工业水学术会议“Water in Industry 2024”在南京召开,会议围绕工业水节能降碳的技术途径和管理方法,设立了管理方法、生物处理、智慧科技、新材料、资源回收、高级氧化、电化学技术和毒性控制等8个专题会场,完成了36场学术报告,来自中国、德国、荷兰、日本、韩国、比利时、马来西亚、埃及、伊朗等国内外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聚焦工业水节能降碳主题,分享前沿技术、谋划未来研究方向。

“高效工业水处理技术和管理方法对于区域用水及可持续发展具有关键支撑作用,体现在提高水质、节约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通过应用先进的工业水处理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水污染、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开幕式上,国际水协会执行主席Kala Vairavamoor‐thy教授指出。

大会报告中,水科技领域国际权威专家、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Mark van Loos‐drecht教授详细介绍了工业废水中氮、磷、有机物等物质回收的生物转化原理及规模化应用方法,并分享了从工业废水中提取无机盐的研究进展。针对工业废水资源化中的难降解有机物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军深入介绍催化臭氧氧化技术原理,该技术通过特定催化剂的作用提高臭氧的分解效率,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自由基或非自由基物质,高效降解有机污染物,且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学校着眼化工环保问题,通过技术和装置创新,积极推动‘三废’源头治理和过程治理。”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凌祥介绍,该校在造纸废水零排放、煤化工废水全流程处理、精细化工废水处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绿色化工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南平教授指导、邢卫红教授领衔的南工大科研团队,在“面向制浆废水零排放的膜制备与集成技术”项目中建成膜法制浆废水零排放技术与示范工程,曾让陷入绝境的南通王子造纸百亿元项目重生。南工大乔旭教授团队研发的(氯代)苄基氯、苯甲醛全流程绿色智能制造工艺在中盐常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一次性试车成功,是目前我国国内第一套实现连续氯化、连续精馏工艺生产装置,实现了产品绿色生产和污染物近零排放的目标。南工大徐炎华教授团队彻底消除了神华煤制油公司世界首套百万吨煤制油(直接液化)装置产生的大量高浓度污水污染,创建了全国煤化工行业第一个高浓污水近零排放示范工程。

“在‘双碳’的大背景下,水科技研发人员应当与行业工程师携手合作,将生产过程用水整合进水管理体系,择时选择就地处理、就地回用。同时,探索新技术,回收废水中能量和副产品,以废弃原料制造高价值产品,最终实现工业水处理的低碳化和高值化。”会议执行主席、南京工业大学张永军教授介绍,参会专家一致认为工业水高效管理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为工业水高效管理积极出谋划策。

会议还组织参会专家考察了位于南京化学工业园区的胜科污水处理厂,现场讨论了生物毒性、先进传感器、智能调控、新污染物控制等热门议题。

2024年10月11日《江苏科技报》:http://www.jskjb.com:8081/xpaper/news/133485/146054/161670-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