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视角 >> 正文

〔紫金山新闻〕南工大学子:踏长征新途,建数字红旅

时间:2024-08-05 来源:紫金山新闻 作者:朱晨昕 高顾昊 摄影: 编辑:葛润阳 上传: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近日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数字红旅 长征新途”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20余名同学奔赴长征沿线十余座城市,以专业所学,开展长征红色建筑云上三维地图寻访活动。

主团队“长征小队”同学率先于7月下旬踏上重走长征路的征程,他们跨越瑞金、遵义、会宁、延安四座城市,体悟长征精神,采集红色史料,并以三维建模的形式数字化重塑长征红色建筑,并载入云上地图,以数字红旅发扬和传承伟大长征精神。

实践团步入陈列着革命先烈光辉事迹的瑞金烈士纪念馆和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后,从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献、武器装备、生活用品等文物中再一次地重温了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也为后人了解那段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长征小队在遵义会议遗址与红军总政治部遗址寻访的所见所闻,让长征小队队员们再一次深切体会到红军将士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依然保持高昂斗志和严明纪律的非凡品质。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长征小队到达定西后首先来到会宁会师纪念馆,深入了解了“会师纪念馆”的建筑群,及馆内陈列着的大量历史文物和珍贵的历史照片,深切体会中国工农红军的历史和革命精神。

长征小队随后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走访了王家坪与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和宝塔山,理论结合实践充分感受延安精神的价值与意义。“延安之行,让我对延安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我们有义务让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芒。”长征小队成员陈思源如是说。小队成员叶海粟不禁感叹:“伟大长征精神,这不仅仅是一段历史的记忆,它已经深深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了我们民族性格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夜幕降临,队员们将精心构建的三维模型上传至云端地图,让世界各地的用户都能即时线上浏览红色建筑,领悟悠久历史。“我们希望通过三维建模技术,智能化再现长征途中的红色遗迹,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推广红色文化,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据悉,实践团还组织了20余名长征沿线的生源地同学走进四川省、湖南省、贵州省、甘肃省、广西省、江西省、云南省等地的各大红色建筑、遗迹与保护单位开展红色建筑建模寻访的拓展研学。

“接下来团队成员将系统整理实践史料,搭建长征红色建筑云上地图,嵌入构建好的体系化的红色建筑三维模型,走进社区、学校开展常态化长征红色纪念地宣讲等活动。”实践团指导老师高耀远介绍。

“重走长征路,不仅是身体上的迁徙,更是理想信念的洗礼。将BIM建模技术与长征红色实践相结合,用脚步丈量长征足迹,用内心感应红色传承,用实践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益尝试,也是赋能实践育人,培养心怀“国之大者”时代新人的应有之义。”南工大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涛表示。

通讯员 朱晨昕 高顾昊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李花

图片由学校提供

2024年8月5日《紫金山新闻》:https://m.zjsnews.cn/news/691398626376605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