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视角 >> 正文

〔荔枝网〕选修劳动教育实践课 南京工业大学学子用劳动诠释节日的正确打开方式!

时间:2022-05-04 来源:九派新闻 作者:姜奇卉 马慧子 高若婷 摄影: 编辑:吉星雨 上传: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高尔基说,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劳动创造人类,劳动创造世界,劳动更创造未来。劳动者伟大,劳动者光荣,劳动者最值得歌颂。

“锄草、播种、搭架子、翻耕土地、育苗、发酵生物肥、采集样本到实验室观察……”今天(5月1日),在南京工业大学“食农食育”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食品与轻工学院的学生度过了一个不一样的节日,他们用劳动诠释节日的正确打开方式,享受着作为劳动者的充实与快乐,也用实际行动致敬所有劳动者。


“第一次选修劳动教育实践课没想到这么有意思,6个多小时一下就过去,带上胶皮手套,干起活来特别舒服,尤其是流汗后,在疲惫和充实之间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轻化2101班梁国庆看到学院发布了这门课程,毫不犹豫地就选修了。


这片位于象山苑学生生活区边的土坡是食品与轻工学院在南京工业大学教务处和后勤保障处大力支持下建设的“食农食育”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为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学院以此为基地带领学生应用专业所学从事生产性劳动实践,进行草药、果蔬、鲜花种植、开展科学对比实验、运用生物技术和微生物菌剂进行土壤的改良和测试。


“本来只觉得这是一个劳动锻炼的好机会,没想到认识了不同的花草品种,了解了很多植物的习性,学习到了不少种植技巧。今天,我们还尝试自己发酵生物肥,香蕉皮经过发酵就是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氮肥,一会儿我们还要把样本带回实验室进行观察。”食品2101班的彭佳文,说到基地就是掩饰不住兴奋,在他看来这里是一个学习的宝藏。

在实践指导教师、科研博士后孙良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将采集的样本带回实验室,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液态肥中含有菌的形态,每隔15天学生会取样观察一次,将会开展为期2个月的科学对比实验。


南京工业大学食品与轻工学院院长胡永红说:“学生的专业所学不仅可以应用食品的生产、加工,农业的种植、改善,还能应用到医药的研发、生产等多个方面。学院希望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学科学、懂原理,还要勤实践、善运用,能创新,此次‘食农食育’劳动教育实践就是学院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创新实践,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让人才培养更能服务经济发展和国家需要。”

耕种本身就是孕育生命的过程,也是育人的过程,在实践中带领学生开展劳动,克服困难,让学生产生劳动兴趣,激发内生动力,这就是劳动育人。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说,要成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勇担使命的时代青年,更是要脚踏实地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关切“三农问题”,成为乡村振兴的后备力量。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姜奇卉 通讯员/马慧子 编辑/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