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视角 >> 正文

[南京晨报]新鲜!南工大首推学术休假制

时间:2013-12-28 来源: 作者:杨芳 摄影: 编辑: 上传: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工作几年后,就可以享受到一整年的学术休假了!记者昨天从南京工业大学人才工作推进大会上获悉,为了让老师们有时间沉下心来搞科研,该校拟推出学术休假制度。据了解,该制度在省内高校尚属首例。

学术休假制度始于哈佛

何谓学术休假?记者了解到,这一项目于1880年由哈佛大学首创,当时该校校长批准工作七年以上的教师可以休假,休假期间享有半薪。现在,学术休假在发达国家的高校已经制度化,是大学教师在职发展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制度形式。

“在亚洲西部有一条古老的河流,这条河六天时间流淌不息,而到第七天就停止流动。”从这则希伯来神话中,有学者找到了Sabbatical的词源。Sabbatical Leave(学术休假)坚持了这个词汇原本的精神——每隔一定年限,在全薪或减薪的情况下,研究者外出休整一年或稍短的时间,学习、休养或旅行,它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调整来激发研究者的创造力。

南工大校长黄维说,学术休假制度是学校提供的一种宽松带薪休假制度,其目的是为教师从事科研与学术活动提供专门时间、创造良好条件,使教师能有时间接触最新学术信息,吸收新的学术思想,开阔视野。

工作6年后,可以休1年学术假

据了解,南工大为了推出学术休假制度,已经向全校教师推出征求意见稿。根据意见稿,具有正高级职务的教师才有资格申请。不过黄维昨天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他希望能够推广到全校在职在岗的教师。

黄维透露,从2014年起,学术休假拟每6年为一个周期,休假时间为1年。为保证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需要,每年进行休假的人数比例将有所控制。原则上学术休假不安排分段使用,也不合并累计使用,但对于担任学院领导职务的教师,可利用寒暑假和其他较短时期(3个月以上)分段使用。

黄维特别强调,学术休假不是带薪疗养,休假期间须完成一定的工作内容,并进行考核。学术休假期间的工作包括:调查研究、从事科研工作;国内外学术交流、访问讲学、研修进修;著书立说、撰写论文、编写教材等。在学术假期内可以不承担或少承担教学和管理工作,但仍应完成相应研究生指导培养工作。

目前高校教师已经有寒暑假,为何还要推出学术休假?黄维说,寒暑假只是针对培养学生来说的,对于高校教师来说,搞科研不存在寒暑假。从国外知名大学来看,教师们就没有寒暑假。教师应该通过学术休假制度来进行调整。

学术休假在国内推行遇阻

记者了解到,国内少数高校也曾尝试过学术休假制度。不过,业内人士透露,这项在西方国家已经被执行了100年以上的制度,在引进中国后却很难贯彻下去。有专家甚至表示,严格而言,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实行真正的学术休假制度。

业内人士分析,推行学术休假的难度首先是资金问题,谁出钱支持这种休假?国内要执行这一制度,主要看每个科研单位或大学能否有经济力量支持这种休假。另外,教师休假后,师资力量能否允许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不过,黄维很有信心。他透露,学校肯定会在资金上予以支持。根据初步方案,教师在学术休假期内其教学工作量视同完成本单位平均教学工作量,其工资待遇按学校相关规定执行。学术休假期间,教师参加各种学术活动、访问进修费用原则上从本人课题经费中支出。特殊情况经学校批准,可酌情给予一定额度的支持。

2013年12月28日《南京晨报》:http://njcb.jschina.com.cn/mp3/html/2013-12/28/content_9252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