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全纪录 >> 科学研究 >> 正文

《自然·通讯》报道黄维院士、王建浦教授、王娜娜教授在蓝光钙钛矿发光二极管领域的新进展

时间:2025-04-10 来源: 作者: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 摄影: 编辑:赵蕾 上传: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近日,我校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黄维院士、王建浦教授、王娜娜教授团队在蓝光钙钛矿发光二极管(LED)的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相关成果以“All-site alloyed perovskite for efficient and bright blue light-emitting diodes”为题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我校博士生陈瑜为论文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为黄维院士、王建浦教授和王娜娜教授。

近年来,钙钛矿LED在显示与照明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其中,高性能蓝光器件的开发是实现钙钛矿全彩显示和白光照明的关键瓶颈。相较于低维钙钛矿,三维蓝光钙钛矿虽然更有潜力实现高亮度器件,但其多A位阳离子无序结晶过程导致的缺陷问题严重制约了器件性能的提升。

针对这一挑战,团队提出了钙钛矿全位点合金化策略。通过A/B/X多位点协同调控,实现了多组分钙钛矿分步有序结晶,制备出发光均匀的钙钛矿晶粒。该策略使钙钛矿薄膜缺陷密度降低一个数量级,荧光量子效率提升至75%。基于此方法制备的三维蓝光钙钛矿LED的外量子效率达到23.3%,亮度为5700 cd m-2,创造了高亮度三维蓝光钙钛矿LED的效率纪录。此工作为高质量多组分钙钛矿的可控制备提供了新思路。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科基金、省自科基金项目的支持。

文章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5-58470-6

作者: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审核:马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