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全纪录 >> 科学研究 >> 正文

朱跃钊教授等喜获我校首个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重大项目资助

时间:2013-09-25 来源: 作者:科研部、党委宣传部 摄影: 编辑: 上传:赵蕾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近日,国家科技部正式发文,由我校朱跃钊教授和副教授陈红喜博士后联合主持并作为首席专家申报的“提升南京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机理、路径与对策研究——基于‘政产学研金介’协同创新的视角”项目喜获2013年度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重大项目立项资助。这是我校历史上第一个国家软科学重大项目,也是我校文科继王冀宁教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后获得的第二个国家级重大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是国家科技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重大项目作为国家软科学研究领域层次最高、竞争最为激烈的项目,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多门类、多学科知识,为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提供参考与支撑。

该重大项目旨在探究如何突破支撑和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体制障碍和机制瓶颈,探寻符合南京科教资源特征的“政产学研金介”的协同创新模式,以实现技术创新的最优路径;研究成果将为南京建设国家科改试点城市及有关部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科技政策提供重要参考指导。该项目的申报经历了形式审查、地方筛选、选题评审、网络通讯评审、复评审读材料、现场答辩、集体评议、无记名投票、社会公示等程序,过程十分繁杂和严格。

课题组由首席专家朱跃钊教授总领衔,协同了南京市科委、鼓楼区科技局、南京光电科技公司、农行南京科技支行、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和我校多个学院机构等政、产、学、研、金、介单位的30多位专家联袂开展课题研究。朱跃钊教授为科技哲学硕士、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曾挂职担任数年主管科技、工业经济的副县长,对科技创新、科技体制改革有深刻理解。2008年以来,朱跃钊教授立足于我校的科技创新创业实践,聚焦南京科改政策展开了系列研究,先后主持完成了2项省部级课题和5项南京市软科学重点招标研究课题,研究成果被吸纳在“南京科技9条”等文件中,获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并将结集出版专著《南京经验:技术创新的支撑体系与驱动机制研究》。(文:科研部、党委宣传部;校对:赵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