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全纪录 >> 科学研究 >> 正文

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南工柔性电子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时间:2015-12-31 来源: 作者:海外人才缓冲基地(先进材料研究院) 摄影: 编辑: 上传:赵蕾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近日,教育部正式发文,立项建设17家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我校黄维院士主持的“柔性电子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榜上有名。

“柔性电子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以南京工业大学、国家级“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柔性电子重点实验室为中方依托单位和平台,以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塑料电子中心、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系、英国圣安德鲁大学有机电子研究中心为外方依托单位和平台,立足柔性电子相关研究领域,整合国际优质科学资源,提升创新水平与能力,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推动产学研用合作,力图打造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全球化科技创新平台和高端人才培养基地。

近三年来,海外人才缓冲基地(先进材料研究院)科研人员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百余项,其中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获批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1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基金2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分别签订了校际协议,展开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在内的全方位合作;团队还与美国斯坦福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美国西北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外联合培养学生共15名(包括帝国理工学院来南工交流学生1名),引进包括2名外籍教授在内的80余位杰出学者、青年才俊,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依托单位,在Nature Materials、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260余篇。

据悉,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是教育部面向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推出的重要战略计划,是“2011计划”的国际版、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升级版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示范版,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战略行动,也是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战略支柱。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旨在建设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国际创新基地,将围绕构建国际创新网络,开展国际化科学研究,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汇聚国际化学术队伍,探索国际化运行和管理,从而有力推动我国高校实质性、高水平、可持续的国际科技合作,显著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国际影响力。

“柔性电子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的立项建设,是对我校“项目—人才—基地”相结合的国际合作模式和成果的肯定,也是海外人才缓冲基地(先进材料研究院)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在此支持下,“柔性电子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将坚持南工“综合性、研究型、全球化”的发展战略目标定位,加强与外方单位的战略研讨和管理协调,创新机制、按需改革,培养一批国际化人才,取得一批重大科研成果,推动柔性电子学科群发展,成为在柔性电子领域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国际化科研创新平台,为我国科技创新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作出探索和贡献。[ 文:海外人才缓冲基地(先进材料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