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全纪录 >> 科学研究 >> 正文

我校主编的两项国家行业规范顺利通过专家审查

时间:2016-12-19 来源: 作者: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摄影: 编辑: 上传:赵蕾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2016年12月10日-11日,由我校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周峰博士与王旭东教授担任主编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刚度可控式桩筏基础设计规范》(2015-0829T-HG)与《复合桩基础设计规范》(2015-0828T-HG)的专家审查会在我校丁家桥校区科技创新大楼举行。

审查会由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工程勘察与岩土分会组织并主持,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乔旭教授、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的有关领导、两项规范的审查专家组成员、各参编人员共60余人参加。审查组由来自不同行业的高校、科研、设计、勘察及施工单位的专家学者组成,中建总公司科技部蒋立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与东南大学刘松玉教授分别担任两项规范的审查组组长。

乔旭副校长首先代表学校介绍了我校的科研工作进展和科技转化成果,表示两项规范的编制是南京工业大学多年来重视产学研合作及科研成果转化取得成果的一个缩影,将积极支持规范的后期推广应用等相关工作。

按照规范审查会议要求,专家组对两项规范送审稿的各章节内容进行了逐条讨论和审查,对规范的编制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会议一致同意通过规范的审查,建议编制组按审查会的意见和建议对送审稿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尽快形成报批稿上报主管部门审批。两项规范的编制完成,将促进我国桩基础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进一步向前发展。(文: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校对:赵蕾)

附:

《刚度可控式桩筏基础设计规范》和《复合桩基础设计规范》的理论体系是由南京工业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宰金珉教授研究团队最早提出并开展研究,迄今为止该理论课题已经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获国家专利15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4项,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培养研究生20余人,多次获知名院士领衔的专家组鉴定,研究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目前上述研究成果已经得到推广与应用,基础部分节省造价超过2亿元,平均节约施工工期40%以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