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1学院“烽火青春”红色循迹爱国主义教育团赴盐城、镇江等地,沿着新四军的战斗足迹,探寻铁军精神的历史渊源。
在盐城新四军纪念馆,韦岗战斗展板与刘老庄82勇士雕塑再现那段烽火岁月,同学们不时驻足,从磨破边的粗布军鞋、抗战书籍等文物中感受到了新四军众志成城、依靠人民制胜的磅礴力量。在泰山庙军部旧址,通过馆内的沙盘、老式马灯和泛黄作战图等,同学们进一步体悟到新四军在破碎中坚韧重生的力量。在茅山纪念馆内,一段段悲壮的往事触动着同学们的心灵,尤其茅山道士的抗战故事令大家肃然起敬。同学们感慨颇深,新四军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是人民至上的信仰丰碑,是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报国决心。
团队将感悟转化为行动,与南京江北新区顶山街道工作人员探索交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与基层治理结合的实践可能,新四军时期争取群众、团结各界、服务人民的宝贵经验,为新时代做好基层社会治理与群众工作提供了历史遵循和精神动力。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同学们一致表示要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凝聚最广泛的智慧,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作者:董亚楠(2011学院);审核:米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