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受猫舌倒刺结构的启发,药学院高兵兵副教授研究团队报道了一种在角度变换模具上进行滚动加工来制作角度可调微针的方法,该方法制作的微针可以实现对伤口周围皮肤的牢固固定,实现减张效果,同时增强贴片的摩擦力,产生摩擦自供电,协同作用,促进伤口愈合和减少瘢痕形成。相关研究成果以“Tongue Prick Bionic Angularly Adjustable Microneedles for Enhanced Scarless Wound Healing”为题于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1区top,IF=18.5)在线发表。药学院硕士二年级研究生甘倪为该论文第一作者,高兵兵为该论文通讯作者。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政府留学奖学金等项目的支持。
微针贴片近年来在生物医学领域备受关注。然而,现有的微针加工技术成本高、操作复杂且难以实现角度可调,急需开发一种便捷、角度可调、多功能的微针加工方法以及集药物传递与能量转换于一体的多功能贴片。高兵兵研究团队利用滚动微针制备角度可调的微针模具,实现贴片和皮肤的紧密牢固粘附,实现无泵流体流速控制,实现摩擦纳米发电的自供电药物控释及电刺激,加速伤口愈合。该微针贴片制造方法简便、高效,突破了传统微针技术的限制,为可编程且多功能的微针贴片制备提供了新思路,为多功能智能柔性人工皮肤的制备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作者:药学院;审核:李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