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华南理工大学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院长、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陈小奇教授应邀到访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在学院报告厅作题为《AI时代的机器人化智造-挑战与机遇》的学术报告。本次讲座由学院院长赵建平和丁东红教授共同主持,100余名师生参加活动。
陈小奇教授结合自身37年横跨4个国家、7所知名高校的科研经历,分享了坚守智能制造与智能机器人研究的深刻感悟。他以人工智能三次技术浪潮为脉络,解析了从神经网络萌芽到新一代大模型赋能的智能革命,并通过中外工业机器人发展数据对比,阐释中国智能制造崛起的创新路径。通过回顾计算机芯片从Z80到GPU集群的算力跃迁,陈教授生动展示了技术迭代如何推动智能工程跨越式发展,其团队基于强化学习与大模型的四足机器人研究成果,更直观呈现了AI加速机器人自主进化的前沿突破。
在互动环节,丁东红教授就人形机器人如何突破复杂场景应用、发挥潜力展开探讨。陈教授创新性提出"人机协同AR遥操作"解决方案,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实现人类对仿人机器人的精准远程操控,构建"人类决策-机器执行"的复杂场景作业范式,为高危环境作业、太空探索等特殊场景提供虚实融合的技术路径。报告尾声,陈教授预言人形机器人将在未来几十年内突破产业化临界点,深入家庭服务与工业场景,引发全场共鸣。本次报告为学院智能装备研究提供了国际前沿视角,激发了学生投身智能制造的科研热情。
作者、摄影:丁东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审核: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