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全纪录 >> 基层动态 >> 正文

药学院举办第二十三届青共校梅园新村参观实践活动

时间:2013-03-26 来源: 作者:药学院 摄影:药学院 编辑:吴炎杰 上传:吴炎杰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3月24日上午,药学院举办了第二十三届青共校梅园新村参观实践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有药学院学生会主席、副主席,科技中心主任及12级各班班长和团支部成员。

此次参观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城东长江路东面的梅园新村街道两侧,由中共代表团办事处旧址、国共南京谈判史料陈列馆、周恩来铜像、周恩来图书馆等组成,属于近现代历史遗迹及革命纪念建筑物。

同学们首先参观了周恩来铜像。周恩来铜像位于露天庭院的正面墙前,以周恩来同志当年步出梅园新村30号大门的照片为原型,表现出周恩来坚定、沉着、机智、从容的革命家形象,使参观者依稀如见周恩来在龙潭虎穴中,谈笑风生出入梅园的情景。纪念馆内所陈列的多为国共南京谈判史料,通过300多件珍贵历史照片、文物和资料,反映了以周恩来同志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在南京与国民党政府进行针锋相对的谈判斗争的革命业绩。

随后,大家又参观了周恩来图书馆,图书馆分上下两层,内设展厅、阅览厅、音像资料厅、采编室、书库等。馆名由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题写。图书馆主要收藏周恩来的论著、文献、照片、音像资料以及有关书刊、资料等,现藏书达1万多册,是全国第一家周恩来图书资料研究中心国共南京谈判旧址----梅园新村30号,也是当年周恩来和邓颖超同志办公居住的地方。梅园新村35号,是董必武、廖承志、钱瑛、李维汉等四位同志办公和居住的地方。他们当时的工作应该说是非常艰辛,处境危险,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中,虽然简陋,但他们的革命精神丝毫不减,更让团员青年们对革命前辈们的顽强奋斗、不屈不挠的革命意志与革命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讲解员还多次提到有几堵高墙是后来砌上去的,目的是为了避开周围敌人和特务的监视,这让大家更加直观地认识到当时革命斗争的艰苦与形势的险恶,进一步激发了我们对中国共产党的崇高敬意。

参观完革命先辈的蜡像馆后,大家又回到总理的铜像前,再一次缅怀先烈,珍惜现在,展望未来。

这次活动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参观纪念馆,它在大家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激励同学们作为青共学员,更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多为周围需要帮助的同学伸出援助之手,跟着党组织的脚步,积极向党靠拢,使“为人民服务”不再是一个口号,使“党员”、“团员”再也不是一个光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甘愿奉献的精神和态度。(来自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