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 “生物资源系列丛书”的第一本著作,《半夏生物资源与细胞工程》由生物资源工程研究所所长陈集双教授、欧阳平凯院士及博士研究生贾明良合著,在科学出版社出版。该著作结合作者近二十年的从事半夏种质资源收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进行组培复壮、品质纯化、新品种培育和工厂化扩繁所涉及的植物细胞工程原理、技术与方法;尤其是对以传统药材半夏为模式植物开展的新型植物生物反应器开发和产业化应用进行了系统描述;提供了生物制造的典型模式。
生物资源(Biological Resources,Bioresources)指的是对人类具有实际或潜在用途及价值的遗传资源、生物体或其部分、生物种群或生态系统中任何其它生物组成部分。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对生物遗传资源开发最为悠久的国家之一。幅员辽阔的土地,独特的地理地貌,造就了我国丰富的遗传资源。我国有记录的主要生物类群物种总数约8.3万余种,其中高等植物3万余种,占世界总数的12%,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居世界第三位;脊椎动物6347种,占世界总数的14%,均居世界前列,且特有类型繁多。我国拥有高等植物特有种1.73万种,脊椎动物特有种667种,分别占总数的57%和10.5%,还包括大量的亚种、变种、品种和品系,其中很多具有重要经济、科研和生态价值。同时,中国是世界八个作物起源中心之一,在漫长的农牧业发展过程中,培育和驯化了大量经济性状优良的作物、果树、家禽、家畜物种和数以万计的品种。历史上,中国的生物遗传资源为世界农业、畜牧业及医药等多方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众所周知,化学制造不仅污染环境,还导致发展不可持续性,生物制造不仅是可持续模式,还可能优化环境。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生物制造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生物资源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是生物制造的基础。
生物资源系列丛书是科学出版社委托我校生工学科牵头撰写的一套系统介绍生物遗传资源、生物质资源和生物信息资源及其发掘利用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原理的系列著作,由欧阳平凯院士、韦萍教授、陈集双教授主编。(来自生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