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上午,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学校“综合性、研究型、全球化”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战略目标,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举行面向全球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工作推进会。副校长张进明教授、教务处处长管国锋教授、副处长陈新民、何琦玲、钱小明、居沈贵及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张广明、党委书记张瑞荣等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学院各系负责人、部分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自动化学院党委书记张瑞荣主持。
会上,张广明院长做了题为“面向全球化,‘探路’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报告。张院长从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国内外大学国际化发展的经验与启示、到面向全球化学院的认识和思考,提出在办学理念、培养模式上要建立一个适应全球化需要的新模式。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整合资源,协同创新,改革办学模式,培养国际人才”的改革目标和“体现国家意志,具备国际视野,适应全球竞争,赢得世界认可”的人才培养定位;强调以“建设国际一流专业,培养全球创新人才”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中心,推进教育创新,打造“以育人为根本,以兴趣为驱动,以知识为中心,以能力为目标”的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覆盖创新实践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具有融合多元文化、通晓国际事务和基本规则、体现学术自由精神和创新创业精神的人才。张院长表示,学院将面对新形势,着重从转换观念、制度建设、健全合作系统、完善机制以及加大投入等方面努力先行先试。
张九根副院长以自动化学院2013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改革为例,汇报了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思路,并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方案。
张瑞荣书记介绍说,学院注重本科教学,将2011年定为全面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年,2012年为提升本科教学质量深化年,2013年为本科教育教学全球化改革年。在全面推进本科教育全球化方面,将重点做好提高教师的全球化素质、课程体系及教学全球化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化素质等工作。
教务处处长管国锋教授在肯定学院成绩的同时,指出学校成功加入“2011”计划,提出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全球化”高水平大学的目标,启动教育教学全球化改革,自动化学院从领导重视、教师配合,理念先进,工作细致等方面着手,最终将使学生受益。管处长指出课程内容是改革的重点,人才培养是核心,科学研究是途径,课程设置要体现“服务社会”。
教务处副处长陈新民、居沈贵、何琦玲等对学院的改革方案提出了宝贵意见。
副校长张进明教授在讲话中,对自动化学院在推进本科教育教学全球化改革中的举措表示赞许。他强调指出,学校是高教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之一。各学院要积极行动起来,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推进学校“综合性、研究型、全球化”大学的建设,结合各自特点,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加大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等领域的改革,抢抓机遇,更上一层楼。在研究学习国外大学成功的人才培养经验与做法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不要拘泥于原有学分与上课方式,要大胆改革、创新,做好顶层设计,探索中国最好的本科教育模式。张副校长语重心长地指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强调知识与能力的同时,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他勉励自动化学院继续实施“院长有约”、“师长引领”等计划,推动创新,把改革工作做细做实,在面向全球化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勇于先行先试。(图文:自动化学院,编辑:新闻中心)
副校长张进明教授讲话。
教务处处长管国锋教授讲话。
自动化学院院长张广明做了题为“面向全球化,‘探路’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