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全纪录 >> 基层动态 >> 正文

法政学院隆重举行2014级新生开学典礼

时间:2014-09-30 来源: 作者:法政学院 摄影:法政学院 编辑: 上传:李兴坤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9月29日下午4点,法政学院在江浦大礼堂举办2014级新生开学典礼。副校长崔益虎教授、副校长张进明教授、校党委宣传部长张建、学生工作处处长郭万牛、教务处处长张广明、校团委书记刘大卫、研究生院思政与管理办公室主任顾永东应邀参加了开学典礼;法政学院领导、各系办主任和老师一同出席。来自全国各地的394名本科、专转本新生以及研究生参加了开学典礼。

开学典礼由院党委书记温晋锋教授主持,她首先代表全院老师对新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期盼在今后的大学生涯中能取得骄人的成绩。随后,在三位新生代表发言环节,社工专业1401班马茜同学、行政管理专业2014级研究生唐文强同学、专升本法学1202班魏惠如同学分别谈了自己入学以来的经历,表达了“我的生命会因南工而光彩夺目”的真情。

在本次开学典礼上,新添了互动十足的老师与同学现场采访环节。法政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孙阳老师对本科生老生代表、法政学院学生会主席刘慧娴同学、法政学院研究生会副主席、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许丽君同学以及法学1301班李乔同学(《人民日报》9月4日第18版《在实践中成长与反思》的作者)进行了现场采访。在采访中,学院新同学们领略到了优秀老生们饱满的精神面貌。作为过来人,学姐们也对新生们提出了“主动学习、积极实践、广泛阅读”等让新同学们受益匪浅的学习建议和方法。

在教师代表发言环节,校师德十佳、院长助理、法学系主任张治宇副教授从“传道、授业、解惑”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对于教师这个职业的看法。他说:传道就是对教学的探索与思考;授业即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而解惑就是制造疑惑,让学生永远能够提出新问题。在演讲的最后,张老师勉励同学们把握学习机会,因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知道怎样学习的人!”

研究生导师代表、副院长张仲涛教授以严密的逻辑思维给新同学们提出了三点建议,希望研究生们能够把握在校学习的机会,学会学术研究方法,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注重与人沟通,提升自己沟通能力,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规划自己的生涯,正确面对挫折。

最后,院长刘小冰教授作了《请寻求你光明的未来!》的致辞。刘院长从“独善自身、完善南工、行善社会”这三个角度提出了对新生们的要求,认为这三个方面涉及个体、群体、社会,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是我们现在以及以后是否拥有强大生存能力的集中体现。他指出:我们的选择决定我们的未来。在外部混沌与内心迷茫双重压迫与双重诱惑的残酷现实中,如果你选择沉沦,你收获的只能是沉沦;如果你寻求光明,你得到的必定是光明!

法政学院开学典礼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一课,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有助于新生更快、更好地了解适应南工生活、明确学习目标,同时也为学院接下来各项新生工作的展开打下了基础。(图文:法政学院;校对:李兴坤 )

 

 

 法政学院院长刘小冰教授作《请寻求你光明的未来!》的致辞

 

 

 

附1:

请寻求你光明的未来!
——在南京工业大学法政学院2014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刘小冰

同学们、老师们:

你们好!

感谢394名2014级的同学们,感谢你们选择我们这样一所在工科院校中凝心聚力、负重前行的法政学院!感谢全院所有老师长年累月的辛劳和付出,感谢学校和相关职能部门对我院的关心和支持!

同学们:欢迎你们来到Nanjing Tech!

高考后有一条短信很流行:“考上大学的同学注意了,千万要和没考上或弃考的同学搞好关系,等大学毕业了好去他们公司打工。”对于你们,这则短信可能是个玩笑;对于我,却近乎真实。我的一个堂哥、两个堂弟都没考上大学,但现在都是大老板。就在昨天,其中的一个堂弟还请我去打了个“钟点工”,但换了个好听一点的说法,叫“法律咨询”。

说实话,我和大部分人的看法一样,感到我们的大学,包括我们的南京工业大学,有许多糟糕的地方。承认有这一点并不可怕,因为上帝并没有让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嫁给世界上最有钱的男人,上帝也没有将地球全部设计成像我们的南工校园这么美丽。

今年6月,我做过一个毕业致辞,题目叫“请告诉我你远行的目标”。我一直在思考“毕业”和“开学”有什么区别。我的理解,“毕业”就是“开始毕生的事业”,“开学”就是“为了毕生的事业而开始学习”,两者之间存在着严密的逻辑联系。因此,在社会各界对大学教育多所指责的当下,为了与毕业致辞有一点呼应,我还是要用“请寻求你光明的未来”这样一个励志的题目作为我致辞的中心思想。

同学们:在大学里如何寻求你光明的未来?

第一,独善自身。

大学是有许多糟糕的地方,但我们又不能不来读大学,那最简单和最功利的办法就是趋利避害、独善自身。因此,任何时候都不要以“糟糕的大学”作为你堕落的理由。你的堕落首先是你自己的责任,大学,即使是一所糟糕的大学,也并不欠你什么。相反,如果在糟糕的大学环境中能够自我奋进、自我救赎,那才是一段有为的青春。

要做到独善自身,需要注意这么几点:一是刻苦学习。2013年,有一位我院培养的本科生以426分的成绩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位居全省前十。作为2014级的推免研究生,她就在现场(有请潇洒优雅的纪潇雅同学站起来挥个手)。我当然不是说这个成绩完全是她独善自身的结果,但我至少可以说她并没有因为这所“糟糕的大学”而颓废。我相信,在一个新读书无用论的时代,文凭可能无法改变你的命运,但是知识以及由知识转化而成的能力一定会改变你的命运!二是健全心智。我有次改卷时,试卷似乎做完了,但末尾写了一句:“老师,请看反面。”我翻到反面,发现什么也没有,就只有一句话:“哈哈,你上当啦!”我当然不是说你们在试卷上都要这么写,但一个在考试时还能如此制造幽默的学生,绝对是一个能够高度控制自我情绪和具有健全心智的人。因此,不要过分受外部情绪的影响,请学会“制怒”。三是俭以养德。有这么一个著名的故事:有一次,我们的几位同胞到德国公干时,自己掏钱在饭店吃饭,吃剩了三分之一就要离开。旁边的德国老太喊来了社会保障机构工作人员,后者开了50马克的罚款,并郑重说了一句:“吃多少,点多少!钱是你自己的,但资源是全社会的!”所以,不要自卑于贫穷或自满于富有,勤俭是一种修养,跟金钱无关。请拒绝拼爹,请拒绝“官二代”、“红二代”、“富二代”、“穷二代”这些身份标签。要知道,这是一所大学,是求取知识、寻求光明的殿堂,不是权力的或金钱的角斗场!四是高贵尊严。来到大学,就得注意培养高贵尊严的品性。你可以拒绝别人的作弊做法,独立做好每一份答卷;你可以不去理会室友的邋遢,每天搞好自己的卫生;你可以不太在意别人对你长相、衣着的评头论足,因为三流的长相说不定会像马云那样取得一流的成就;你可以不被失恋等等的挫折、失败打倒,而是将落英满地诗意地看作是别样美丽。

第二,完善南工。

从现在开始,南京工业大学就是你的母校。不管你爱与不爱,她就在这里。学生与母校,那是一种根对大地的依恋。背靠老山、面朝长江,3800亩满是绿意的校园,肯定能为你提供一个非常惬意的学习、生活和恋爱的环境。还有,你得从不同风格、各种可爱的老师们身上,发现并珍惜种种向善的因子。

但在欣赏母校的同时,也请你理性地就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方面的不足提出自己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喜欢讲一句话:“今天你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以你为荣。”说实在的,我对这句话一直有点看法:它太功利了,因为这两个“你”的含义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将“今天”的你和“明天”的你分得这么清楚?我觉得,任何时候,学生都应该以母校为荣;任何时候,母校都应该以学生为荣。今天,你们来了,我们很高兴。不要等到明天,我们今天就以你们为荣!我也希望,你们今天就以母校为荣!当然,我们并不是要你们现在就感恩母校,因为母校首先得让你有恩可感。但无论如何,你既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我们都是“南工共同体”的一员,因而需要我们每个人从每个细小的环节做起,来帮助母校并与母校一起成长。我还清楚地记得,就在去年6月20日我院举行的“校园生涯再规划”活动上,华笑同学强调了大学里“诚信”的重要性,并就此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同学们:你们有权利、更有义务帮助母院、帮助母校,因为我们不能将大学的糟糕仅仅归罪于哪一个人、哪一种体制或机制。我们都有份,谁都逃不掉。或者,换个角度说,当我们看着大学的糟糕而无动于衷,甚至自甘堕落,那实际上是在助推大学的堕落。学生好,母院好,母校好,才是真的好!

第三,行善社会。

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内心深处保持着一份对大学精神状态的向往:她应该是一群群不同类型的书呆子精英聚集的地方,为学从难,做人从简。在这里,可以通过自由平等的学术研讨,产生出许多伟大的思想和有用的发明;在这里,可以有许多常态的或非常态的老师和学生,无论风刀霜剑,都保持着精神上的独立和尊严;在这里,学生们会在关切自身健康发展的同时也关切社会的和谐发展与国家的民主发展;在这里,有许多伟大的或者渺小的、但统统都是真诚的爱情会被朝露下的二月兰深情祝福。

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熏陶出来的学子,一定是社会的有用之才。例如,即使是我们这样一所年轻的学院,也培养了姚叙峰(南京十佳检察官之首)、周强(南京市高素质星火科技带头人)、王艺斐(曾任校学生会主席、江苏省学联副主席)等一大批优秀的法政人才。考察他们的成长经历,一条基本的经验就是:他们在学校就是品行端正、学业有成的学子。请记住:校园和社会,只有一堵墙的距离。一个带着浑身糟糕印记的大学毕业生,翻墙出去就会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我绝不相信!因此,请从现在开始、从大学开始,就拒绝媚俗的思想、臣民的心态、猥琐的行为,从感恩出发,从谦卑做起;请从现在开始、从大学开始,就坚定地信仰人民主权、依法执政、保障人权、良法善治、分权制衡、程序正义这样一些普遍真理。只有这样,在你毕业后,才能行善社会,而不是为害社会。

同学们:我必须承认,像我这样唠唠叨叨,恐怕也是大学糟糕表现中的一种。但我还得说:我真的希望你们选择独善自身、完善南工、行善社会。这三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是我们现在以及以后是否拥有强大生存能力的集中体现。

我们的选择决定我们的未来。在外部混沌与内心迷茫双重压迫与双重诱惑的残酷现实中,如果你选择沉沦,你收获的只能是沉沦;如果你寻求光明,你得到的必定是光明!

只有这样,我们这些老师,才会满心欢喜地告诉你:

有你在,灯亮着!

 

 

附2:校师德十佳、院长助理、法学系主任张治宇副教授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能有机会作为教师代表在这里发言,我真的非常的荣幸。首先我代表学院全体教师欢迎你们来到南京工业大学法律与行政学院,欢迎你们加入法政学院这个大家庭!

我是一名教师,那么教师到底是做什么的呢?关于这个问题,朱熹早就做过精辟的概括: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什么是传道?就是帮助大家探索、思考、发现生命的方向,什么是道?道就是你追求和渴望的生命境界。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与谋”,两个生命境界不同的人是无法一起愉快的玩耍的。不过按照时下流行的观念,生命境界这种事情是完全由自己说了算的,别人无权说三道四、指手画脚。这种观念用一句时下流行的广告语可以概括:“我的地盘,我作主”。 可是我想说的是虽然你有选择的自由,但是选择的确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有明智与糊涂之分,不同的“道”之间是有区别的。如何一个人走的是“正道”,必将行在“大道”上;如果一个人走的是“邪道”,其结果必然是“无道”。有人统计过,将你们的学费除以课时数,每节课大约30元,因此你每逃一节课,自己就损失了30元。今天我要告诉你,其实这种算法是错误的,如果将国家的投入也一起加进去计算,那么每节课的成本至少是四千元。这就意味着,每天上午普普通通的四节课,纳税人至少要付出16000元,这相当于中国贫困地区一个农民一年的总收入。可以说大学的讲台是金钱堆砌而成的,如果我们不好好教,你们不好好学,我们对得起谁,说句不好听的话,我们会遭报应的。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机会享有用整个社会的财富堆砌而成的高等教育,因此当你获得一个良好的学习机会时,其实是以牺牲了很多人的学习机会为代价的。所以,你不仅有义务自己好好学习,更有义务为那些失去机会的人学习。如果我们只知道“人往高处走”,那么我们的书就白读了。

下面我谈谈什么是授业?授业就是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大学的知识传授和高中是完全不同的,在高中,老师跟你一起奔跑甚至是拖着你跑,在大学老师会给你指一条路,让你自己跑!大学的授业不是一个被动语态,而是一个主动语态。因此从今天开始起我们必须要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你要习惯老师在课堂上所讲不同于你在教材上所看到的,甚至老师上课可能没有教材,你要习惯于不同的老师对同一个问题的解读大相径庭,你要习惯于你所熟悉的未必是正确的,你要习惯于把问题看得复杂点,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很复杂。记住,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不知道怎样学习的人。

接下来我想谈谈什么是解惑?一般认为解惑就是教师帮助学生解释疑难问题。其实这仅仅是中学的解惑,而不是大学的解惑。大学教育的目的是打开你的视野,打破你既定的思维模式,打开各种思考的可能性,让你从一种教条的、沉闷的、僵化的精神状态中解放出来,在批判中学习,在学习中批判。正所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第一伟大的学者就是能提出第一伟大的问题并将其解决的人,如果你能提出第一伟大问题却无法解决,那你也算是第二伟大的学者。科学史上一个巨大的损失是爱因斯坦在临死前销毁了其全部的笔记,结果我们只知道这个离上帝最近的大脑解决了哪些伟大的问题,却不知道他到底提出过多少伟大的问题。因此,我们不怕你们有“惑”,我们怕的是你们没有“惑”,怕的是你们连一个像样的问题都提不出来。我们希望你们为自己设定一个伟大的目标,那就是每次课提出一个让老师无法回答的问题,请相信,我们绝不会恼羞成怒,相反我们会为你鼓掌。

最后我想与大家分享一句古希腊格言:世界上最难走的路是什么?是上坡路,世界上最好走的路是什么?是下坡路,两者其实是同一条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