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处偏僻,不失雅致。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穷学术之余功,自放于山水之间,濯镜湖之清流,揖宝阁之白云,岂不快哉!八月的工大,镜湖水漾,清荷飘香,一群群小青柠奔走于亚青村志愿者的各个岗位上,亚青村志愿者一批批先进典型不断涌现,各家媒体竞相报道。
厚学楼的搬水帝:他是“志愿者身后的志愿者”
因为亚青村全面戒严,运送矿泉水的车辆无法进入,因此李铁峰和他的小伙伴们每次搬水都得等接驳车把水运到村内,再从安检口搬到仓库,“全程差不多有一百米,每箱水24瓶,28斤重。接驳车只有两辆,所以每趟都得等,要先晒个10分钟才开始搬水。有时候实在晒得不行了,为了少跑一趟,就会一次搬两箱水。”自亚青村预开村以来,李铁峰和多名流动小伙伴一共搬水1200多箱。除了搬水,还得有人全天候在仓库里看着水、发水。
李铁峰在村里的职务是志愿者助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为志愿者服务的志愿者”,“我要时刻关注志愿者的情况,出现了问题要及时处理,如果有人身体出现问题,我就要赶紧接手他的工作。”
村长办的盖章王:他“管着”每个人的吃饭问题
姚朝阳是一名大二学生,如今在亚青村里已小有名气,现在村里的所有志愿者都叫他“盖章王”。原因很简单,他每天都要盖6000张餐券。然而对于“盖章王”这个称呼,姚明阳很谦虚,还显得有点不好意思,“其实这些餐券也不是我一个人盖的,我们是一个四五个人的团队,只不过我做这个时间比较长,比较熟练,所以大家现在都这么叫我。”
其实,除了在餐券上盖上日期和公章之外,姚明阳和他的团队还得负责把所有餐券按照早、午、晚三餐分好,然后像银行的钱一样,每一百张就捆成一捆,为了节省大家的时间,姚明阳都要赶在第一天下班前把第二天三餐的餐券都盖好并且分发出去。
亚青村的电梯姐:她是亚青村“电梯总管”
在亚青村志愿者团队中,存在着这样一个部门——基础设施维护工作部。在亚青村开村前夕,它承担着对村内运动员住宿区所有电梯是否正常运行的检测工作。村内住宿区电梯总计57部,然而这个部门的成员却仅有一人,她就是孙诗雨,我们口中的“电梯姐”。
7月底,当亚青村内所有志愿者都能坐在供有冷气的空调教室里上培训课时,她已然头顶烈日,提前踏上了工作岗位,操持着工作包,奔走于村内22栋高层住宿楼,逐部逐层的检测着每个区域的电梯是否都能正常运行。
据她个人粗略估算,住宿区的总面积约8万多平方米,正常情况下,每次检测下来都需要将近3到4个小时,上楼下楼次数多达513次,按键次数多达513次,听音判断次数多达513次……
巴士上的巾帼班:亚青村里的“好声音”
亚青村里,穿梭着一辆辆村内巴士。行人们上上下下,但不管到了哪里,耳边总能响起那清脆的声音——那是巴士调度志愿者中英双语的报站声。每到一站,她们都会耐心的询问乘客们的需要,只为使他们在村内的通行更加方便。
她们是亚青村巴士调度的巾帼班成员,由于她们的工作岗位就是在巴士上,她们不能像其他志愿者一样能有相对固定的休息时间,就连就餐也不能像其他人一样在食堂里完成。在巴士上,她们有的坐着,有的站着,有的蹲在座椅旁,每一顿饭都吃得很快乐,那个小小的巴士俨然已成为了她们的家,成为了巾帼班这些姑娘们奉献一整个夏天的地方,那中英双语的报站声也成了今夏最动听的“好声音”。
亚青村这些可爱的志愿者们正在用行动诠释着“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理念,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争金夺银、奋力拼搏的比赛场外,亚青村的小青柠们用美丽的微笑和周到的服务也为自己挂上了一枚志愿服务的金牌!(文:团委;校对:吴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