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切实提高新生入学教育的实际效果,帮助新生正确认知大学学习、生活,促进新生全面发展,外语学院尝试丰富新生入学教育手段、方法,借助专业团体辅导活动,探索建立新生入学教育新平台。
10月初,外语学院邀请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为新生设计团体辅导系列活动方案,着重解决外语学院女生多以及因女生多造成的班集体凝聚力不强、整体氛围不活跃等问题,目的是建立对班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学生的自我了解,塑造更完善的人格,掌握时间管理的方法,做好生涯规划,增进人际交往,学会处理两性关系。
10月中旬,以“相逢是首歌”为主题的外语学院新生团体辅导系列活动正式开始。按照活动方案,此次团体辅导分为六次活动,其中五次为互动游戏和小组讨论,一次为讲座,每周一次,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主任张晓雯、陈珝、陈奕江、朱巍巍等四位老师各负责一个班。活动的第一单元主题为“有缘千里来相会”,在这一次活动中,同学们通过“大风吹”、“寻访大手印”、“我们的家园”等活动去体验和感受在团体中合作的温馨氛围,认识到了班级对于个人的重要性。活动的第二单元主题为“相亲相爱一家人”,在“扯龙尾”、“向前冲”的热烈气氛中,同学们感受到了班级的凝聚力和合作精神,“雨中鸣奏曲”和“解开千千结”这两个活动引发了学生热烈的讨论,同学们对于班级的管理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且意识到自己的态度对于班级向心力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第三次活动“男生女生大不同”以讲座的形式开展,知识的讲解结合同学参与互动,对同学们异性交往的心态起到了引导的作用。随着活动的深入,团体的信任感已经建立,合作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团体辅导顺利进入了工作阶段。在工作阶段,团体的工作方向转变为以学生的自我探索和相互启发为主,游戏环节相对弱化,讨论环加强则大大加强。在这一阶段的第四次和第五次活动中,同学们通过深度的分享,加深了相互的理解,同时对于自己的人生规划和自我认识方面,引发了更多的思考。最后一次活动也是大家参与程度最高的一次,同学们留下了对彼此的赞美和祝福,在音乐声中相互握手,拥抱,带着相互支持的力量和温暖的感觉结束了团体旅程。
12月初,外语学院新生团体辅导系列活动顺利结束,基本实现了当初预设的目标。
首先,促进了新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加深了他们的归属感,增强了班级凝聚力。正如有的同学在反馈问卷中所写到的“团体中,让我最满意的是集体的参与,气氛的融洽和全身心的投入”;“我感到了全班同学的关心”。还有的同学提到自己最大的收获是“了解了平时比较生疏的人,交到更多朋友” ;另外,一些同学还提到让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活动是“对做班委经验的畅谈”,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知道了如何更好地辅助班委完成工作”。
其次,帮助新生加强了自我认识和了解。就像有人说的“了解到自己在别人眼中是怎样一个人,更好的认识了自己”,一些同学认为自己学会了“更加关心别人”。
再次,改变了一些新生为人处事的态度,对人格完善起到一定的作用。比如,有的同学提到自己的变化时说“我在人前更加开朗了”,还有的同学认为“自己努力的做回自己,展现自己,更加自信了”,“在集体面前神经紧绷的我,放松了许多”;“我更加健谈,活泼了”。
新生入学教育事关新生大学时期的定位、发展,如何提高新生入学教育效果,真正让新生“赢在起跑线”,是新生入学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外语学院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尝试用系列团体辅导方法打造新的教育平台,改变了传统的开会+报告的入学教育方式,丰富了新生入学教育的方法、手段,必将有益于新生的全面成长、发展。(来自外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