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全纪录 >> 人才培养 >> 正文

机械学院召开“十二五”规划及创新建设团队建设研讨会

时间:2011-07-05 来源: 作者:机械学院 摄影:机械学院 编辑:赵蕾 上传:赵蕾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7月2日,机械学院召开“十二五”规划及创新建设团队建设研讨会,副校长朱跃钊、研究生部部长巩建鸣、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胡永红、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处长蔡海彪、人事处副处长史锡年,加拿大安大略省理工大学终身教授张丹博士,英国strathclyde大学访问学者潘文科博士,机械学院全体党政领导以及全院高职以上专业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机械学院党委书记顾伯勤教授主持。

会议开始,研究生部巩建鸣部长首先介绍了我校研究生培养和研究生创新工程实施情况。他指出,机械学院将自己定位为研究型学院就一定要大力加强研究生培养工作,要关注江苏省教育厅实施的研究生创新工程,不仅要在优秀博硕士论文和研究生创新计划上获得成绩,还要在研究生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上有所突破。

学科建设办公室胡永红主任从学校学科建设“十一五”总结和“十二五”规划谈起,对机械学院学科建设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她指出,我校在“十一五”建设上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我们还要放眼“十二五”,合理布局,立足国家、省、校三级重点学科体系建设,把握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项目,重点做好以下几点工作:一是做好学科目录对应调整工作;二是做好下一轮学位点培育申报工作;三是做好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的增补工作;四是新一轮国家和省重点学科申报工作;五是做好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工作;六是教育部与国际学科评估工作;七是学部制改革试点工作;八是“十二五”学科经费划拨工作。针对上述工作,胡主任建议机械学院可以从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培育申报,申请增补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冲击江苏省国家一级重点科学培育点等方面有针对的开展工作。

资产处蔡海彪处长和人事处史锡年副处长也从实验室建设和人事制度改革方面介绍了“十二五”工作的重点,同时也对机械学院提出了相关建议。

接着,凌祥院长向与会代表汇报了学院“十一五”建设总结以及“十二五”规划开展情况。他介绍说,机械学院在“十一五”期间新增一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一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两个本科专业、1个省重点实验室,1位教授被列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两位教授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第七批资助计划,五位教授入选江苏省第三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科研到款年均四千万元。他指出,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不足,比如教学成果获奖和国家级科技大奖方面还没有明显突破。接着,他从学科建设、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学生工作和教学基地建设等方面介绍了学院“十二五”规划讨论稿,指出在“十二五”期间要针对冲击江苏省国家一级重点科学培育点、国家级科技奖项、教学成果奖项、国家工程中心、卓越工程师培养、品特专业建设等方面积极有效开展工作。

殷晨波副院长向大家介绍了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的情况,他从学科方向、出版学术专著、获得发明专利、教学科研获奖情况介绍了建设现状和存在的薄弱环节,同时要求机械工程学科相关教师要针对薄弱环节有效开展工作。其后,凌院长还向大家介绍了学院评选出的八个创新团队和三个创新培育团队的建设情况。

最后,朱跃钊副校长做了重要讲话,他首先对学院在“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果表示了嘉许和肯定,并指出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点的获得是学院“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标志性成果。接着,他对学院“十二五”规划进行了点评,他指出机械学院的发展目前有四缺:一是缺少有影响的顶军人物;二是缺少国字头的平台;三是缺少国字头的标志性成果;四是缺凝练的发展方向。但机械学院也有两大优势,第一是基础好,学术氛围好,学术态度严谨;第二是科研经费到款高,国家层面对机械学科的投入大。只要机械学院全院上下能牢牢把握两大优势,聚焦两大工程(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申报工程和江苏省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培育点申报工程),大幅度的跳跃前进,就一定可以在“十二五”期间取得良好的成绩!而要实现学院发展的跳跃前进,学院还应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实行拿来主义,多方面多方位引进高端人才;二是整合院内资源和社会企业资源推动学院共同发展;三是加大对年轻教师的培养,每隔几年要选拔一批年轻教师重点培养;四是加强国际合作,与国际上的知名高校进行科研合作、研究生互派、教师进修、本科生交换等方面的合作;五是解决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的培育发展,要结合国家“十二五”规划目标,重点做好风电、汽车、新能源技术等重大科技工程方面的项目培育工作。最后,朱校长强调,“十二五”是学院发展又一契机,只要全院上下突破思维定势,加强合作,整合资源,为同一个目标齐心协力而奋斗,那么学院就一定可以在“十二五”期间再创佳绩、重振辉煌,真正实现报效学校和回馈社会的远大目标!(来自机械学院)
 

 

副校长朱跃钊发表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