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上午8:30至12月25日上午12:00,材料学院召开了“材料学院2011年度教师学术述职及交流大会”,会议主要包括教授个人述职和科研创新团队负责人作优势学科项目申请报告两部分内容。由学院领导和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组成的考核测评小组,对述职人员在研究方向、承担科研项目、取得成果、学术交流、学院优势学科项目申请内容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考评。会议由材料学院党委书记吕忆农教授主持,学院36名教授、22名副教授、青年教师等7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后学院将测评结果返回给各系系主任,作为述职人员年终考核结果评定的依据之一。
会议伊始,学院常务副院长沈晓冬教授做了重要讲话。沈副院长介绍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排名已进入ESI前1%,强调在高级期刊上发表学术成果对学科建设的重要作用。期望各科教师在学院优势学科建设平台的支持下,面向国际、跟踪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加强理论学习、注重基础研究、提高学术水平。沈副院长希望通过学术述职和交流活动,能够活跃学院的学术氛围,使全体成员树立全局观念,了解学院的整体情况,科研方向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以便实现更好的合作。
随后,36名教授、22名副教授根据其所从事的研究方向,在承担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到款、获奖、专利、发表论文、组织或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所获创新成果及其学术地位、推广应用和经济效益、学院优势学科项目申请内容以及2012年工作设想等方面一一做了汇报。各科研创新团队负责人也对优势学科申请项目作了简要报告。
述职结束后,沈副院长对此次教授学术述职情况用“三个不平衡”作了综合评价,即: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研究的不平衡(应用技术研究较多,基础研究较少);科研实力与学术成果的不平衡(承担科研项目较多,好的学术成果较少);教师间的不平衡(教师之间差距较大,突出优秀的较少)。沈副院长着重强调学术述职不等同于科研述职,希望教授作为高校教师,不能仅着重应用开发,要加强基础研究,重视学术,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加强与学术权威的沟通联系,增强学科的国际影响力。同时,希望各位教师能够多发表高水平的英文文章,多申报国际专利、注重专利的转让、注重论文引用等,以基础研究实力的增强来带动学科建设,实现学科的跨越式发展,在国内和国际材料学科名列前茅。
最后,沈副院长就材料学院的学科发展提出几点建议:一、教师要建立积极向上的学术状态,要思考问题,要在科研创新方面有所突破;二、学科设立学术奖,重点支持基础研究,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基础研究,以学术成果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鼓励教师学术创新;三、增加教师在物理、化学等方面的专题培训,夯实理论基础,为提高学术水平打下坚实基础。
参会教师一致认为,通过学术述职、交流和考评,增进了相互间的了解,增加了科研团队的凝聚力,增添了科研合作的意向,纷纷表明会努力提升学术水平,加强基础研究,为促进材料学院和学科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来自材料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