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至28日,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终审决赛在同济大学隆重举行,我校力昂创业团队的《江苏力昂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创业计划书》喜获大赛金奖,填补了我校参加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的空白。
此次参赛工作学校高度重视,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高明亲自率队,校团委书记童毛弟、副书记刘大卫、创新实践部部长王洪洲以及相关学院团委书记一同前往。《江苏力昂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创业计划书,由我校化工学院邵宗平、蔡锐、武文良三位老师指导,化工学院钟逸骏、邓翔、宋芳伊,经管学院张嘉琪、郑薇等九位同学组成的力昂创业团队完成。此次喜获大赛金奖,刷新了我校参加全国“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没有金奖的历史。同时,我校力昂参赛团队凭借稳定的发挥、出色的表现,成为15件公开答辩展示作品之一,跻身“创业达人挑战赛”,并荣获“评委会推荐特色作品奖”。此外,我校生工学院李霜、经管学院王前锋两位老师指导,生工学院蔡奔、吕贝贝,经管学院许林、黄凯嘉等同学的参赛作品《诺恩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业计划书》也荣获铜奖。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共同主办,每两年举办一届。在本届竞赛中,全国共有1100余件作品进行网络申报,650余件作品入围复赛,最终226件作品晋级终审决赛。在终审决赛中,我校参赛选手与主办高校同济大学代表队以及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等著名高校代表队同台竞技。15分钟4个环节的完美团队陈述,15分钟19个问题的精彩问辩,三十分钟时间,我校力昂参赛团队以优异的表现赢得了评委的一致认可,最终以同组第一的成绩摘取桂冠。
在本届“挑战杯”竞赛的备赛过程中,校团委立足学校实际,积极挖掘商业模式新颖、核心技术过硬的创业项目,从参与校“创新杯”选拔的102件创业项目,到立项资助的32件创业项目,到深度培育8件创业项目,再到参加“挑战杯”省赛的5件创业项目,直至参与“挑战杯”国赛的2件创业项目,一年多时间里的艰辛付出,十几个月中的不懈努力,一串串数字、一步步脚印,卓有成效的努力换来了喜悦的收获。
优异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指导教师的精心指导,化工学院邵宗平教授虽然研究任务繁重经常身在国外,但坚持以邮件、电话方式指导计划书撰写和修改,经管学院许敏、吴琨、姚山季等三位老师在后期紧张备赛过程中悉心指导,为作品的完善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优异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专业学院的大力支持,化工学院、生工学院、经管学院、材料学院、信息学院、土木学院在本届“挑战杯”省赛和国赛中都积极筹备,为我校参与省赛、国赛获得优异成绩发挥了重要作用。
优异成绩的取得更离不开学校领导的关怀,党委书记王德明教授多次强调包括“挑战杯”竞赛在内的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高明教授在作品从省赛到国赛的过程中,多次询问指导,并亲自率队参赛,鼓励参赛队员“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放下包袱、稳定发挥”,“做最好的自己就可以”。
优异成绩的背后是无言的付出和默默的努力。团队队长钟逸骏同学为了完善团队的陈述材料,结合专家的指导意见,自发准备了近百道相关问题,自行组织了十几次模拟答辩;团队核心成员邓翔、张嘉琪两位同学精益求精,为了将技术细节、营销环节吃透,广泛调研,经常半夜还在查阅资料;因为比赛日程的推移,团队核心成员宋芳伊同学参加黑龙江省公务员考试的时间和比赛日程恰好冲突,自费购买机票于比赛当日凌晨两点赶到上海,休息几个小时就拖着疲惫的身体迅速投入到比赛之中;郑薇同学决赛前两周才作为宋芳伊的替补加入团队,但她迅速进入角色,参与后期全部工作和模拟答辩,虽然最终没有上场,但却毫无怨言……,正是队员们默默的付出和艰辛地努力换来了收获的喜悦。
在构建有特色高水平创新创业型大学目标的引领下,校团委在多年积淀的基础上,通过近年来的奋斗,致力于构建学生成长成才的共青团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学生创新创业氛围,初步形成了以高层次引领、全过程指导、多平台服务、长效化机制“四轮驱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链,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成绩。2009年,在第十一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首次捧得“优胜杯”;2012年,在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首次斩获金奖,在“挑战杯”两项赛事中都取得了重大突破。
共挑战、创未来!校团委将继续不懈努力,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坚持协同创新,大力推进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的工作,为有特色高水平创新创业型大学的建设作出新的贡献!(来自团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