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下午,2013年度“伯藜助学金”签约仪式暨师生座谈会在我校江浦校区行政楼104会议室举行。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理事长连桂芳、秘书长张利伟、行政总监刘萍、项目管理中心主任张月红莅临出席。我校副校长张进明、学生处处长郭万牛、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党委书记,负责资助工作辅导员老师、2012年度“伯藜助学金”受助学生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学生处副处长潘运军主持。
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是一家非宗教性、非政治性的非公募基金会,由新加坡著名实业家陶欣伯先生于2006年在其故乡南京创办。该基金会颁发的助学金称为“伯藜助学金”。 2012年,该基金会对我校60名家庭经济困难新生给予每年24万元人民币的资助。今年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将继续资助我校2012级和2013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20名,资助总金额48万元人民币,并实施“一助四年”的跟踪持续资助。“伯藜助学金”要求受助学生贫困有志,并鼓励受助学生回乡创业,服务基层社会。为此,基金会对受助学生积极开展感恩社会、创新创业培训等系列教育活动。
签约仪式上,副校长张进明首先代表学校致辞,盛赞陶欣伯先生及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无私资助我校贫困生的慈善义举,对基金会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陶欣伯先生情系祖国、心怀大爱表示由衷的敬意。他向与会来宾介绍了我校正致力于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全球化”大学;在学生培养方面,学校坚持“仁爱与责任”的工作理念,遵循“教书启智,专业成才;育人铸魂,精神成人”教育理念,全身心投入、全方位服务,帮助大学生“成才”、“成人”。张校长介绍了我校准备实施的“企业家精神培育计划”,希望基金会能够发挥资源优势,加强对我校受资助学生企业家精神的培养。
张利伟秘书长向与会老师介绍了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伯藜助学金”的设立情况及其发展规划,希望学校严把评选过程中的“进口”关,加强“陶学子”过程管理工作,同时也向大家介绍了“导师制项目”和“创业计划大赛”开展情况,希望藉此积极鼓励、引导和帮助受助学生毕业后回乡就业、创业。
“伯藜学社”社长、材料学院胡勇同学代表所有获得2012年度“伯藜助学金”的学生进行了发言。
张进明副校长、连桂芳理事长代表双方共同签订了2013年度“伯藜助学金”资助协议。
协议签署后,连桂芳理事长回顾了陶欣伯先生爱国爱乡的情怀和支持祖国教育事业的善举,向大家介绍了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独到的资助宗旨,可持续发展的优势,“陶学者”智慧库的支持,回乡创业项目的开展,支持创建陶学子社团等五大特点,希望大家感知陶先生的慈善精神,学习陶先生的爱国精神和艰苦创业精神,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自己的贡献。
签约仪式结束后,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各位嘉宾还和与会辅导员老师就如何做好“伯藜助学金”相关工作进行了沟通和交流,与2012年度受助学生代表就学习、生活、创业进行了座谈。(来自学生处)
副校长张进明代表学校致辞,盛赞陶欣伯先生及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无私资助我校贫困生的慈善义举,对陶欣伯先生情系祖国、心怀大爱表示由衷敬意。
连桂芳理事长回顾了陶欣伯先生爱国爱乡的情怀和支持祖国教育事业的善举,向大家介绍了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独到的资助宗旨。
张利伟秘书长向与会老师介绍了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伯藜助学金”的设立情况及其发展规划。
张进明副校长、连桂芳理事长代表双方共同签订了2013年度“伯藜助学金”资助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