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校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全球化”高水平大学的要求,进一步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加强土木建筑学科建设,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具体工作实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9月29日下午,土木建筑学科群首席教授、副校长刘伟庆教授在江浦校区行政楼107会议室主持召开土木建筑学科建设征求意见座谈会,群众路线教育联络人、校纪委副书记王艳、土木学院、交通学院、建筑学院学科带头人、专业负责人、青年骨干教师代表3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
刘伟庆副校长在开场白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土木建筑学科近年来发展很快,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今年达到19项,成绩可喜可贺,感谢大家长期以来所做出的艰苦努力。但是,面对新的形势,特别是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明确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全球化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土木建筑学科下一步如何发展?请大家发表意见。坦率地说,以前我们强调工作效率,自上而下提要求多,布置工作多,最近正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借这个机会,也想多听听大家的意见。
与会教师围绕学位点建设、新的学科方向拓展、高层次人才引进、现有教师的培养提高、学科梯队和科研团队建设、青年教师科研政策扶持、工程实践能力强化、跨学科联合研究、国家基金项目申报、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国家级平台的筹建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并就若干问题达成了共识。
在认真听取大家的发言后,刘伟庆副校长做了会议总结。刘校长指出,大家从有利于土木建筑学科发展出发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不少意见具有很强建设性和可操作性,很受启发。这些意见中,涉及到学校层面的,比如江浦校区青年教师子女入托入学难等问题,将尽快跟学校相关部门反映;涉及到土木建筑学科的意见和建议,我们要尽快研究落实。
刘副校长强调,通过此次研讨,大家普遍达成了土木建筑学科要“加强协作、凝聚人心、形成合力、跨越发展”的共识,这也是这次会议的重要成果。两校合并以来,从纵向看,土木建筑学科发展很快,学科、科研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从横向看,我们有发展,兄弟院校也有发展,甚至发展得比我们还要快。制约土木建筑学科发展的关键有两点:一是缺乏拔尖人才的引领,二是没有国家级学科平台作支撑。
在谈到站在学校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全球化高水平大学”新的历史起点,土木建筑学科如何发展时,刘副校长指出:一是要树立大土木学科“一盘棋”的思想,充分发挥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凝心聚力,整合资源,打造新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二是要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积极营造使优秀青年骨干成长为“优青”、“杰青”的氛围和条件,高度重视团队建设。三是倡导按照国际通行学术评价标准来组织高水平研究成果。在这个问题上要统一思想,并以此作为学科的导向和指挥棒。这个过程虽然要经历一个短暂的阵痛期,但是可以为学科进一步发展赢得先机。第四,关于土木建筑学科服务平台建设,要抓紧研究在现有建筑设计院基础上组建“设计院集团”的改革方案,充分调动学科学术骨干的积极性,把“工大设计”做强做大。第五,关于学科建设平台,要积极参与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筹建,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在国家级工程中心、协同创新中心方面有所突破。
刘副校长最后勉励大家团结一致,负重奋进,乘着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东风,更好地凝聚干部群众的力量,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不断破解学科发展中的难题,不断打造土木建筑学科的优势和亮点,着力提升大土木学科在学校新一轮的跨越发展中贡献度和影响力。(文:交通学院;校对: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