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我校选手在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的好成绩,团体总分位居全国高校第8位,再次捧得“优胜杯”,取得了我校参赛历史上的最好成绩。这一喜讯让全体师生为之振奋!中国科学院院士、校长黄维发来贺信,向全体获奖师生致以热烈祝贺,向比赛辛勤工作的全体同志表示衷心感谢!黄校长勉励广大青年学子以此次“挑战杯”为新起点,继续追求真知、锐意创新,成长为具有全球视野、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和国际水平的栋梁之才!(文:团委;校对:刘艳)
附:
贺 信
校团委:
昨日欣闻捷报,我校在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中斩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等一系列辉煌成果,总成绩和单件作品获奖等级均实现重大突破,并继第十一届“挑战杯”后再次捧得优胜杯,创下了我校参与“挑战杯”竞赛以来的最佳战绩,全校上下为之欢欣鼓舞、欢呼雀跃!
这是我校共青团事业蓬勃发展的新的里程碑,这是“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回归大学教育本源”的新胜利,这是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全球化”高水平大学背景下人才培养的又一重要成果!值此喜庆之际,我谨代表学校,向参与“挑战杯”的全体同仁与同学们致以热烈祝贺,并表示衷心感谢!
在这里,要特别感谢“挑战杯”的牵头单位——校团委以及其他参与部门,感谢他们在组织指导、沟通联络、后勤保障等工作中付诸的不懈努力与无私奉献!更要非常感谢全体指导老师,感谢他们在培养创新人才、指导创新项目等工作中呈现的超高水准与大师风采!最后要将隆重致谢献给获得“挑战杯”大赛肯定与赞誉的大学生朋友们,他们是立足前沿、挑战自我、敢拼敢闯的科学勇者!他们是最可爱的南工人!他们是南工的骄傲!
回首过往,其实我与“挑战杯”有着不解之缘。二十多年前,在时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的李克强同志的领导下,作为全国学联主席,我亲历了“挑战杯”竞赛发起创办的最初岁月。经过二十多年的卓越发展,“挑战杯”已从最初的19所高校发起,发展到1000多所高校参与;从300多人的小擂台发展到200多万大学生的大舞台,成为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领域的“奥林匹克”。
伴随着“挑战杯”的发展,我也从一名致力于科学创新的青年学生成长为“有机光电子”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带头人,而不变的是,二十多年来,我不曾放弃追求梦想半分,不曾离开科学前沿半步,不曾停下创新脚步半刻,可以说,我是“挑战杯”的见证者、参与者、受益者。
抚今追昔、不胜感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全球化”高水平大学的“南工梦”,必将激励南工学子们在“挑战杯”的旗帜下,继续追求真知、锐意创新的伟大征程,成长为具有全球视野、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和国际水平的栋梁之才!
“强中自有强中手,一山更有一山高”,最后希望同学们以此次“挑战杯”辉煌战绩为新起点,迈动青春步伐、扬起青春风帆,勇攀科学前沿新高峰、走向世界创新竞技场!
再次感谢参与“挑战杯”的全体同仁与同学们,感谢你们为南工争光!祝贺你们,祝福南工!
黄 维
南京工业大学
二零一三年十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