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全纪录 >> 人才培养 >> 正文

第六期菁英人才学校开班 160名学员立足新起点

时间:2013-11-18 来源: 作者:团委 摄影:迅影工作组、团委 编辑: 上传:刘艳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11月15日下午,我校大学生菁英人才学校第六期学员开学典礼在江浦校区逸夫图书馆一楼报告厅举行,副校长崔益虎,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吴胜红,学工处处长郭万牛、校团委书记刘大卫、宣传部副部长陶然、教务处副处长钱小明、校团委副书记陈晨子出席,各学院党委副书记、分团委书记以及大学生菁英人才学校第六期全体新学员参加了开学典礼。会议由校团委副书记陈晨子主持。

会上,校团委书记刘大卫介绍了历届大学生菁英人才学校的办学成果以及2013级招生的整体情况,重点介绍了菁英人才学校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调整修订了新一期学员的招生办法、培养计划及暂行条例。新修订的培养计划中,菁英学校分未来管理创业菁英、未来学术创新菁英两个方向培养人才,采取通识教育、实践与专项训练阶段结合的培训模式,校院联动、联合培养,并积极实施“研究生学长领航计划”的新举措,搭建学员间学术交流的平台。

随后,主席台领导为菁英人才学校2013级学员发放了录取通知书和“校本科生经典名著研读计划”中的部分推荐图书,为19名入选“学长领航计划”的研究生颁发了聘书。新学员代表李蔚、受聘研究生代表郑一夫分别作了典型发言。

副校长崔益虎教授在典礼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崔副校长充分肯定了大学生菁英人才学校办学以来取得的成果,向通过层层选拔产生的160名新学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对菁英人才学校进一步加强工作提升实效提出了明确要求。崔校长语重心长的寄语全体新生学员,一是处理好“志与行”的关系,要把高远的志向、脚踏实地而坚持不懈的行动结合起来;二是处理好“学与思”的关系,既要勤学,更要善思;三是处理好“德与才”的关系,既要修身明德,也要厚学广才。崔校长引用《论语》中“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激励全体学员,希望同学们通过在菁英学校的学习和锻炼,成为“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智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仁者,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勇者,用青春和热情开创人生,用能力和智慧造福社会,用务实与进取担当使命。

大学生菁英人才学校是我校深化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推进实践育人工作、探索精英人才培养的有效载体之一,已举办了六期。今年,校团委在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整合资源、协同创新,提升教育主导合力;量化考核、竞争流动,提升教育主体自觉;课程交叉、学科融合,提升教育内容品质;重在实践、导学导练,提升教育方式实效。10月中旬,大学生菁英人才学校第六期学员招考工作启动,得到了各学院和广大二年级同学的高度关注。其中,管理创业方向共有五百名余学生经组织推荐或个人申请报名,11月2日进行了首轮笔试,11月7日,121名考生参加了由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学工处和校团委共同组织的复试面试,55名学生脱颖而出,成为2013级南京工业大学大学生菁英人才学校管理创业方向学员。学术创新方向的105名学员经过自愿报名,学校、学院层层筛选后,由各专业排名在前3%以内,品学兼优、表现突出的学生组成。2013级菁英学员规模拓展至160人。

11月17日,我校2013级菁英人才学校的160名学员来到南京中山植物园户外拓展基地开展了主题“筑梦南工 逐梦菁英 圆梦未来”的团队素质拓展主题活动,先后体验了“破冰、合纵连横、信任背摔、高空抓杠、穿越电网、求生墙”等项目,每位学员都在活动中帮助了别人也挑战了自我,感受到合作的重要和参与的快乐,体验到团队精神的力量。校团委书记刘大卫、副书记陈晨子以及校团委组织部刘哲、宣传部吴杰、创新实践部蔡亚峰等老师现场观看了学员们的拓展活动。(文:团委;图:迅影工作组、团委;校对:刘艳)

 

 

副校长崔益虎教授充分肯定了大学生菁英人才学校办学以来取得的成果,并对菁英人才学校进一步加强工作提升实效提出了明确要求。

校团委书记刘大卫重点介绍了菁英人才学校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调整修订了新一期学员的招生办法、培养计划及暂行条例。

校团委副书记陈晨子主持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