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全纪录 >> 人才培养 >> 正文

学校召开2014年专业认证工作推进会

时间:2014-03-25 来源: 作者:教务处 摄影:教务处 编辑: 上传:赵蕾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为进一步扎实推进我校的工程教育认证工作,近日,在104会议室召开了2014年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推进会。材料学院、生工学院、机械学院和城建学院全体班子成员、认证专业负责人及相关教师、教务处全体领导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处长管国锋主持。

工程教育认证是国际上关于工程教育学历或从业资格互认的国际性协议,签署时间最早、缔约方最多的是《华盛顿协议》,该协议承认签约国所认证的工程专业(主要针对四年制本科高等工程教育)培养方案具有实质等效性,认为经任何缔约方认证的专业的毕业生均达到了从事工程师职业的学术要求和基本质量标准。我国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始于2006年。2013年6月,《华盛顿协议》接纳中国为该协议签约成员,中国成为该协议组织第21个成员。

陈新民副处长介绍了2014年度教育部受理的专业认证申请情况,本年度全国将有137个专业参加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我校有无机非金属材料、安全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和制药工程4个专业接受认证。作为判断我国工程教育认证是否与《华盛顿协议》实质等效的重要环节,我校下半年参加认证的专业有可能接受国外专家的认证考查。故请大家特别是撰写自评报告的老师认真研读《工程教育认证学校工作指南》、仔细推敲《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等关键术语的概念内涵,并结合自评做好专家进校的考查准备工作。

管国锋处长首先感谢学院的党政一把手出席会议及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重视。他指出,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工程人才跨国流动,必然要求各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趋于等效。获得工程执业资格对学位的最低要求通常是学士学位,因此,要实现工程师资格互认,首先要完成工程教育专业互认。不久的将来,国际认证资格势必成为工科学生和家长选择升学的重要导向。会上,管国锋处长对学院提出的教学经费、培养目标达成度的评价机制、毕业学生的跟踪调查、学生毕业5年后能力目标的达成度、特指性课程的开设以及认证中协调事宜都逐一做了回复。

管国锋处长结合担任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认证专家的经历,对专家进校考查各阶段的主要工作以及各类座谈会的内容、实验室的安全措施、学生活动的全体参与率等环节做了重点辅导。最后,他强调,专业认证最大的受益者是学生,通过专业认证,提高毕业生的国际就业竞争力,学生可直接进入跨国公司工作。(图文:教务处;校对:赵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