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全纪录 >> 人才培养 >> 正文

听!留学生说南工……

时间:2014-04-08 来源: 作者:新闻中心 摄影: 编辑: 上传:赵蕾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3月20日上午10时,伴着温暖的春风,我们步入明德楼,静候我们的采访对象。迎面走来三个金发碧眼的年轻人,不太确定地微笑着问我们:“Are you our interviewers?”

他们就是我们即将采访的交换生中的荷兰学生Yoeri、Bim和Martin,他们已来我校一个半月左右,除经管类的主干课程外,他们主要目的是学习中文,以加深对我国文化的了解。紧接着,三位可爱的韩国女生崔天宇、张婧朱、李知恩,一位来我校读研的越南留学生Bui Tien Tung和一位在我校学习已有三年多的马来西亚籍华人郑凯耀都到了。

我们一起走进明德108 海外教育学院会议室,开始了有趣的采访。

图书馆又大又安静

谈及对我校的第一印象,他们均笑着感叹:“学校真是太大了!”据Bim估算,我校大约比他们学校足足大三倍左右。

说到图书馆,三位荷兰留学生滔滔不绝:“我们学校的图书馆虽然也很大,但没想到你们学校的更是‘巨大’。即便有很多同学在学习,但也很安静。”不过由于他们倾向于在读书时互相讨论,所以更习惯在咖啡店里学习。

当记者问及他们对课堂教学的感受时,韩国留学生不好意思地笑着说:“汉语学得不好,上课只有10%能听懂。”而荷兰留学生Bim则兴奋地说,他们三个常常参与课堂讨论,学到了很多知识和中文表达。来自马来西亚和越南的留学生表示他们一般会学习到晚上九点,以此巩固所学知识。

谈到对中国同学的印象时,几位留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开了,“中国学生太刻苦,每天六点多起床,一直到晚上九点多才回宿舍。”“是的,他们一有时间就待在实验室里!”在他们的谈话中,“hardworking”(刻苦)一词是用得最多的,几位女留学生还频频对中国同学竖起大拇指。

吃住实惠还不错

“民以食为天”,在留学生活中,饭菜口味是一件许多留学生需要调整和适应的事。来自越南的Bui Tien Tung有双会笑的眼睛,谈到这个话题,他笑着只说了一个字:“咸!”。但郑凯耀却觉得是地区差异,“这并不是食堂的问题,我们在外面吃饭也会觉得很咸哇。”。荷兰的男生则觉得食堂饭菜种类十分丰富,而韩国的女生认为饭菜价格非常实惠。

不同的国家,大学生住宿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在原先的学校,由于校区占地面积较小,学生必须选择在校外租住房子。而我校给每一位留学生都分配了宿舍,使他们能够尽快融入到我校的生活环境当中。“在这里,住宿条件非常好啊,很舒适、很安静、生活也非常方便!”几位留学生异口同声地说。

对于住校,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也有自己的看法。来自马来西亚的郑凯耀说:“我比较喜欢自由,喜欢一个人住。”而韩国女生们则回忆起她们在国内时走读的经历。张婧朱说:“在我们韩国,所有同学都是两点一线——每天来回于家与学校之间!”

课余生活丰富而有趣

学习之外,他们的课余活动也非常丰富。“I often play basketball.”来自荷兰的Martin笑着告诉我们。一旁的Bim说:“I like going to the gym.”(我经常去健身房)

一提到课余活动这个话题,郑凯耀立即就兴奋起来,很开心地告诉我们:“我参加的社团活动很多的。那个空竹社团,就是我创办的,我已经带着我的团员们到处表演好多场了。”我们这才知道,这位热心于社团活动的马来西亚小伙竟是著名的空竹社团的创始人,平时他经常和朋友一起训练,对我国这项古老的民间游戏投入了难以想象的时间和精力。2011年他和他的团队前后一共登台表演11次,每一次的演出都伴随着台下观众的惊呼与赞叹。“另外我还加入了致善协会,2013年暑假,我和其他同学一起去了贵州支教,我们教那里的小朋友抖空竹,还为他们表演其他节目。”

而韩国的女生则喜欢去南京周边旅游,品尝各种小吃,领略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

在接受采访时,八位留学生均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海外教育学院各位老师对他们学习生活的悉心指导,使他们倍感温暖与安心。不仅如此,我校各任课老师和同学们对他们的耐心教导与热情帮助,也使他们更好更快地适应了我校的学习与生活。而他们的到来不仅让我校学生对海外教育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也让大家对海外教育学院的办学理念有了更多的关注。(文:大学生记者团:周诗雪、周子玄、方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