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全纪录 >> 人才培养 >> 正文

“院士校长给我回信啦”

时间:2014-03-29 来源: 作者: 摄影: 编辑:新闻中心 上传:新闻中心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3月29日清晨,土木工程学院四年级本科生杨晨给新闻中心打来电话,说自己收到了校长黄维院士的回信。杨晨同学日前曾经接受过本中心专访,谈到“在短短不到一年时间里,已获得了四项国家发明专利,并在工程建筑领域实际应用。即将毕业的他还同时收到了曼彻斯特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南安普顿大学,伯明翰大学和纽卡斯尔大学等的录取通知书……”有了这些好消息,杨晨第一时间想向曾经给过他指导的“院士校长”汇报,于是他鼓起勇气给黄维校长写了一封信……令他没想到的是,黄维校长很快回复了他,字里行间透出的关切与鼓励,让杨晨很受鼓舞。在此,征得黄维校长、杨晨同学的同意,新闻中心将两封信原文刊登,以飨读者。

杨晨同学致校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黄校长:您好!

   我是土木工程学院的本科生杨晨。不知您是否还记得:在2012年12月的“创新杯”竞赛中,在您即将结束视察要离开时,我终于抓住机会,向您介绍了我的课题“糖在施工中的卓越功效”。让我钦佩的是,您虽然有很多要着急去处理,但依然很有耐心地听我讲完,并且亲自对我进行指导。听了您的指点,我当时的感觉真是茅塞顿开,您的点拨打开了我的思路——您说现在在内蒙古地区有许多生产糖时遗留下来的糖渣,糖渣里有糖钙,既能代替糖的功能,还能实现废物利用。不仅能为环保做贡献,而且也解决了设计的工程问题。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对糖渣进行了一些研究,发现糖渣可以起到和糖一样的效果。在一些场合完全能够替代糖。同时我还注意到糖渣的一些局限性,比如糖渣含糖量低,溶解度较低,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磨,鲜糖渣易腐败,需要烘干等。我正在进一步的研究,把糖和糖渣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经过您的亲自指导,我感到我的思维进一步开阔了,为我今后的专利的研究以及申请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如今我已取得四项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的授权,并且其中三项同时申请发明,正在审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