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教学一线的体育教师,在南工每周二的垒球场上,你都会看见他带着学生欢快奔跑的身影。43岁的他,在学生眼中是个充满活力的“萌大叔”,他用运动热情带着学生运动,他说,“学生能够健康成长是我最大的快乐。”他就是体育部老师张天峰。
带着学生快乐地动起来
“两声哨子一个球”是体育课给大家的印象:一声哨响,集合打球,再一声哨响,站队下课。在大学里,体育课不比专业课,老师的要求不是很严,期末的考试大差不差也都能过,因而学生对体育往往不重视。
但张天峰不这么想。1998年,参加工作不久的张天峰留意到,在他的课上总有那么几个怕动的学生,每逢上课,只要安排自由活动,就站在角落晒太阳,对待运动十分消极。有一次,在他的跳高课上,化工学院一名叫张毅的同学竟然倚着跳高的垫子睡着了。张天峰当时没说什么,课后,他单独找张毅谈心。这个体重达200斤的胖小伙一脸委屈,“我这么胖,既跑不动又跳不动,体育考试从来就没及过格。”
张天峰语重心长道,“这可不是你不运动的理由,运动是一件考验毅力的事情,你胖是因为懒得运动,而且没有毅力坚持运动。”他说,“每周下午我都在田径场训练运动员,你挑两天空闲的时间过来找我。”
第二天,小伙子如约而至。张天峰便陪他一起跑步,边跑边教他如何调整呼吸节奏、不停地鼓励他坚持跑到终点。在这之后,田径场上常常会看到一胖一瘦两个一起跑步的身影。长期坚持不懈的锻炼,让张毅瘦了不少,不仅身体结实了,而且性格也开朗了许多。在期末的跳高考核中,张毅由原先的不及格,一下子跳出了96分的好成绩。
在张天峰体育课中受益的不仅仅只有张毅。2008年冬天,在张天峰的乒乓球课上,一个坚持一只手发球女孩子引起了张天峰的注意。原来,这个小女孩左手残疾,要强的她怎么不肯在大家面前拿出左手。但是只用一只手根本就发不了球,细心的张天峰买了一副运动手套送给了她。“学生有运动的兴趣,一定要好好培养,大学的体育课不仅是教授知识、锻炼身体,更是让他们在运动的过程中培养对人生的态度,并在其中感受到自信和快乐!”张天峰如是说。
让运动成为学生的生活习惯
从教二十余年来,每年张天峰都参与学生的体能测试工作,但是连年下降的测试成绩却让他的锁紧了眉头。稍有空闲,他就在琢磨一个问题——怎样把运动变成学生日常生活习惯的一部分,让良好的身体素质在不知不觉中形成?
经过长期的观察,张天峰发现,学生在运动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有身体素质好、具有运动天赋的,有身体素质一般、喜爱运动的,还有身体素质差不爱运动的。如果大学体育仅仅一刀切地对所有人都采用一个教育标准,那么对于本身爱运动的学生而言,上体育课失去了提高自己的机会,而对于身体素质差的学生来说,体育课又成为一种负担。
对此,从2011年起,张天峰尝试采用分层教学的模式,通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生体育课选项自我调查表、专项技能测定,对学生采取客观评价、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结合三种评价结果,把学生群体进行分层,开设了针对10%的优秀学生的高级班、80%的中等学生的中级班和10%的体能较弱学生的强化班。并对这三类班级采用不同的训练方式和评价标准,让每个学生更能接受适合自己的体育训练。
这种分层教学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在江苏省第十八届运动会上,我校除了46名高水平运动员参加比赛获得266分之外,普通生运动员有157名学生参赛,获得了678分,占总分的72%,我校以944分总成绩在全江苏省内高校中位列第四。
让适合学生的运动成为他们的生活习惯,是张天峰一直以来的愿望。在体育部老师的配合下,张天峰实施“阳光长跑”运动。“我们对长跑设置了一个基本标准,每周三次,超过三次的予以加分,并设置了合理的长跑路线和机动的考查时间,让大学生形成锻炼的习惯。”张天峰说。他还积极推进四年一贯制的体育教育,在他看来,只有四年不间断地体育运动,才能让学生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
将体育文化浸润校园
在今年上半年结束的2014年全国垒球锦标赛中,江苏女子垒球队以七战全胜的优异成绩荣获冠军。这支省队校办的垒球队自2002年第一次组队参赛以来,在短短的12年里,夺取了各类国内、国际比赛的13项冠军,7个亚军,3个季军。
作为江苏女子垒球队领队的张天峰,深知荣誉背后的拼搏与艰辛,不论严寒酷暑,不论上课还是放假,学校垒球场上都能看到女垒姑娘们一起训练的身影。“凝聚力强,作风强硬,坚持不懈,奋勇争先。”张天峰用16个字概括了垒球姑娘身上的体育精神。
感知垒球精神的同时,张天峰乐于把这样的精神和垒球文化一道,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推广,让体育文化浸润校园。在张天峰及体育部全体教师的努力下,不仅学校成立了垒球协会,而且每个系都成立了垒球队。通过每年开设垒球课、举办垒球赛,校园里看懂垒球和喜爱垒球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体育文化已成为学校的一张文化名片,尤其在和有垒球传统的美、日等国高校交流时,垒球已经成为有效的桥梁。“垒球队给学校带来一股活力,把体育文化引入校园,学校已经形成了浓郁的体育氛围。”体育部党总支书记陈建华说。
“我的体育课就选修的垒球,我们班上许多同学都很喜欢垒球,学校只要有垒球比赛,不管是什么级别的,我们都会去垒球场看。”正在上垒球课的学生告诉记者,“在我们学校,女垒运动员就是我们的偶像,没有人能超越!”
现在,张天峰依然坚持在教学一线教授垒球课,他说,从事这么长时间的教学工作,自己对体育的感悟也越来越深刻,他要把体育运动和体育文化在岗位上不断地分享给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张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