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全纪录 >> 人才培养 >> 正文

校长黄维院士致原南京化工学院80级校友毕业30周年返校聚会

时间:2014-10-06 来源: 作者: 摄影: 编辑: 上传: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再回南工,依然情深意重
——致原南京化工学院80级校友毕业30周年返校聚会

中  国  科  学 院      院士

南 京 工 业 大  学   校长     

南京工业大学校友会   会长

黄维 教授

2014年10月4日

 

各位校友,各位老师,大家好!

三十年斗转星移,三十载春华秋实。在今天这样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里,阔别30年后,原南京化工学院80级校友回到了母校,大家欢聚一堂,回首青春往事,畅叙美好情缘。在此,我谨代表母校和校友会对各位校友的回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三十年后再相会的各位校友表示衷心的祝贺!向长期以来对学校各项事业给予关心和支持的各位校友致以崇高的敬意!

一、青春无悔“南工情”,同窗厚谊恒久远

面对欢聚,总有一种重逢的喜悦涌上心头;穿越时空,总有一股回忆的珍贵扑面而来。

曾记否,1980年那个明媚的夏天,大家从天南海北而来,汇聚在梦想的旗帜下,开始了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风华正茂的你们,朝夕相处,同窗苦读,大家相互勉励、携手奋斗、战胜挫折。四年,回想那生活中的一幕幕、一桩桩仿佛仍历历在目。岁月铭记着运动场上的加油呐喊、青春怀念着宿舍里的欢声笑语、时光眷恋着教室里的奋笔疾书……

三十年前,各位同学心怀憧憬、放飞理想、扬帆远航。在依依不舍中,大家挥别母校、告别师长、泪别好友,走向四面八方,踏上人生旅途。

你们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带着各自的追求,肩负建设祖国的重任,奔赴改革开放的最前线。在各自的岗位上,你们不懈追求,成为国家栋梁,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也为学校增添了声誉,彰显了母校的社会影响力,这是大家对母校最珍贵的回馈与反哺。

曾几何时,你们不再是浮躁懵懂的翩翩少年和花季少女,已步入知天命之年的你们变得更加成熟和稳健。但午夜梦回,多少校园故事、多少生活点滴,反复在心间萦绕,在眼前闪现。尽管通讯地址和联系电话变更了一次又一次,尽管工作的忙碌和生活的不易折腾了一天又一天,不经意间,彼此可能疏于了联络,可我们之间的情谊不变,互相的祝福从未间断。

深深母校情,拳拳赤子心。别离太久的牵挂,返校团聚的热诚,给了大家太多太多的理由和力量,跨过千山万水,克服种种障碍,于此间相约、相聚。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体会光阴之美,感悟沧桑变迁,永恒的是你我不舍的母校情结,不渝的是你我永远的南工情怀。

二、豪情满怀“南工志”,砥砺奋进济弘绩

植根百年办学的深厚积淀,承接两脉合流的发展优势,胸怀凌云之志的南工立足实际、胼手胝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正在开启一个筑梦强校、跨越发展、重塑品牌的新纪元。在此,我向校友们简要报告下学校近两年来的发展。

仰赖先贤奠基业,协同创新谱新篇。自2001年五月,原南京化工大学与原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成立南京工业大学,学校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取得了丰硕成果。2009年11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视察我校,充分肯定了母校的特色和办学方向。2013年4月,母校成功跻身国家首批“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的14所高校行列,进入中国高等教育“主流高校”阵营。“2011计划”是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又一国家战略层面的里程碑,是引领中国高校勇闯全球竞技的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成功入选“2011计划”大学,为母校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全新起点和平台,也为未来的跨越发展提供了绝佳机遇。2013年8月,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确立了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全球化”高水平大学的战略目标,全面实施“八大工程”(人才培养强基工程、高端人才培育工程、职业生涯优化工程、学科建设跨越工程、全球战略推进工程、基础设施完善工程、管理水平提高工程、文化建设筑基工程)。未来,我们将逐步实施“南工—先进材料谷”、“先进材料国家实验室”、“顶尖创新人才聚集和培养”等项目建设,打造科学家工作室、国际合作联合研究中心。

敢为人先出重拳,人才引育传佳话。我们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回归大学教育本源”的办学宗旨,创新和实践人才培养多元模式。2013年,我们创建了国内首家“2011学院”,招收了首批130名学生,探索MOOC等国际领先教学模式,以“点”带“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培养在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传承等领域引领未来发展的创新型领袖人才。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2014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第十二届全运会等各项赛事,南工学子战功赫赫。近一两年来,我们践行“不遗余力发现人才、不惜代价引进人才、不存芥蒂推荐人才、不辞劳苦培养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的工作思路,人才工作呈现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各尽其才”的发展氛围。我们不但吸引了数十位一流的海外高端人才加盟,而且吸纳了来自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教授全职入驻,成绩丝毫不逊色于同城名校。

继往开来展宏图,科学研究树传奇。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等纷纷落户南工;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学校连年榜上有名;承担973项目数量和项目首席科学家人数均位居江苏省属高校第一。多项科研成果荣获各级表彰,“创新团队发展计划”、“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斩获颇多。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在重大科学问题领域的突破性成果不断涌现。比如,先进材料研究院在《自然》通讯杂志发表论文,首创一种全新的信息加解密技术,使以“光”作为载体的信息传输更为安全,同时开辟了有机光电子学研究的新方向,造就了业界传奇。

超前布局谋跨越,学科建设筑基础。学校现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江苏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1个。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我校11个参评学科排名均获提升,3个学科进入全国前十。2014年,我校4个省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期项目结题均获优秀等级,第二期省优势学科建设中申报的6个学科全部进入二期项目行列。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在多项指标上取得历史性突破,助力学校综合性建设。据ESI最新数据显示,我校化学、材料科学、工程等三个学科进入了全球前1%。未来,我们将着力打造以物理科学为代表的基础学科、以生命科学为代表的前沿学科、以信息科学为代表的应用学科、以管理科学为代表的人文学科,助推八项工程的实施,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

真抓实干接地气,服务社会结硕果。全球化带来了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层转换,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正日益提高,高等学校也在从“象牙塔”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我校作为一所省属高校,紧跟高等教育发展步伐,在为地方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的同时,还积极探索服务地方的新途径,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学校坚持走政产学研用金介结合之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累计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及横向科技合同近4700项。2012年校办学科型公司销售收入达50亿元,占在宁高校“半壁江山”,成为与南京科技和产业发展进程对接最紧密的高校。

顶层设计绘锦绣,全球战略扬美名。自2014年元月1日起,南京工业大学的英文校名已变更为Nanjing Tech University(简称NanjingTech),这不仅是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之新起点,而且是服务南工“综合性、研究型、全球化”高水平大学战略目标、契合新时期各项事业发展需要之新拓展。学校开江苏省高校之先河,分别在北美、欧洲、澳洲、东南亚等地设立了海外办事处,延伸了引才引智工作触角;全面启动了与世界排名前50名的多家知名学府的战略合作;今年7月,在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负责同志的见证下,学校与约翰内斯堡大学签署了两校孔子学院执行协议。此举不仅有助于增强我校办学实力,大幅提升学校的品牌形象,同时将为深化“南南合作”,加强“金砖国家”等新兴经济体间的人文交流贡献自己的力量。

传承创新南工魂,文化引领求卓越。文化铸就大学魂,文化引领大学路。校园文化是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优秀的文化能赋予师生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激励师生超越自我,追求卓越。我们欣喜地看到,南工学子大力弘扬创新和奉献精神,在“创青春”江苏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上,获得全省第二名,捧得“优胜杯”;今年夏天,995名志愿者投身青奥会中热心服务,团中央第一书记秦宜智同志亲切看望了南工“小青柠”,并为他们点赞。通过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我们鼓励同学们按照习总书记“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要求,从自身做起,敢于争先,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广泛树立女垒、青年志愿者和学术大师等先进榜样,弘扬主旋律、聚集正能量。给予学生最深切的人文关怀,赋予其丰富的精神养料,使之内化为学生的品格,转化为学生的信念,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三、 初心不改“南工人”,情系母校共发展

三天前,习近平主席在回顾共和国65年走过的历程后,展望未来,提出八个“坚持”:坚持同人民在一起;坚持走自己的路;坚持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改革创新;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把中国共产党建设好;坚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坚持高举团结的旗帜。八个“坚持”是适应中华民族向前发展的客观需要的,是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之路的新航标。

回顾我们原南京化工学院80级校友毕业的30年,大家风雨兼程,在奋斗中成长,在探索中前行,以一往无前的信念书写了精彩人生。母校也始终注重加强与广大校友的联系,促进与校友之间的互动往来,将其视为一项基础性和长期性的工作。学校是校友的根、是校友的家、是校友的纽带、是校友的桥梁,我们有着共同的名字——南工人!母校的土地上,留下了你们曾经的奋斗与汗水,曾经的欢喜和悲忧。30年,你们依旧心怀母校,热爱母校的情感从未退却,30年,你们始终鼎力支持母校,呵护母校的善举从未间断。

你们谏良策,助力校友工作。多年来,是你们构建网络、广泛联络校友,回报母校、服务社会,在积极促进校友互动、互助的同时,为母校的改革与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南工也真诚地希望各位校友继续参与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今后,学校将积极发挥校友会的作用,经常听取校友的意见和建议,深入开展各项活动,拓展对校友的服务,密切与校友的联系,使校友会真正成为校友与学校之间、校友与校友之间传递信息、交流经验、加强合作、促进发展的重要平台。

你们话传奇,传播南工品牌。你们时时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已,为学弟学妹们树立标杆;你们在各种场合为南工的成就喝彩,为南工的成长欢呼,时时不忘提升母校美誉度,为她增光添彩。希望校友们能将更多自己的故事、影像资料,以及工作和生活中与南工有关的记忆与收获以邮件、视频、微信等形式反馈到母校,母校将建成相关的数据库,细心珍藏,也会汇总、精选并进行展出。

你们汇力量,扶持母校前行。校友是学校最可靠的支持力量,你们捐资助学,劝学兴教。对筹集的各类资金,学校实施公开、透明的管理机制,接受校友和社会各界的监督。目前已有大量善款用于支持教学科研、奖励优秀师生、资助贫困学生并在校园建设中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我们80级校友就在校内设立了“捌零励志奖学金”,每年资助24位获奖学生,鼓励他们勤奋学习、创新创业、勇攀高峰。

各位校友,南工昨天的成绩,离不开您的关注;南工今天的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南工明天的辉煌仍然需要各位一如既往地关爱。

我们真诚地向广大校友们发出邀请,请大家常回母校看一看,你们对母校的深厚感情和突出贡献,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南工人自强不息,追求卓越!母校永远牵挂你们,母校随时恭候你们!

最后,祝各位校友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