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全纪录 >> 人才培养 >> 正文

化工学院举办2014级新生主题座谈会

时间:2014-11-03 来源: 作者:化工学院 摄影:化工学院 编辑: 上传:赵蕾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2014年10月29日下午,化学化工学院在沉毅北楼202召开主题为“如何度过大学四年”的2014级新生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院党委书记、院关工委主任彭光成,院党委原书记、院关工委副主任潘林庚,院党委原书记、院关工委委员秦重庆,院资深教授、院关工委委员姚守信和张雅明以及2014级新生代表。会议由2014级新生辅导员周成主持。

座谈会伊始,同学们对大学两个月来在生活、学习上所遭遇的困惑与迷茫积极向老师们请教。与会老师们以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与同学们分享了经验和建议,对新生代表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逐一回答和指导。彭书记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提出要围绕“1122”踏实努力过好大学四年,即拥有一个梦想和制定一个规划,打好两个“底子”,用好两类时间。彭书记说,大学生首先要拥有一个梦想和制定一个规划,用梦想引导未来,用规划促进梦想的实现。其次,要打好两个“底子”,一是要打好专业技能这个底子,使自己成为合格的专业人才,以适应国家建设需要,也使自己和家庭有个谋生的手段。二是要打好人文关怀的底子。在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技能,培养严谨的思维方法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的同时,认真思考这样一些问题:人生的目的是什么?怎样建立合理健全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思考这样一些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就是人文关怀,只有这样也才会建立起自己的精神信念,以至于信仰,才能为自己一辈子的安身立命奠定坚实基础。第三,是要珍惜和利用好课内课外的两类时间。

潘林庚老师表达了自己对大学生成长过程的关心之情,尤其关注大学生的成长和就业环节,他循循善诱地分析了新生代表们提出的疑惑,他从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教导大家要坚持与人为善、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学习上不要做书呆子,要学方法和思维。秦重庆老师告诉同学们大学是学生走上社会的起点,大学四年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会学”即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大家不仅要掌握所学专业知识,还要加强自学能力,日后方能在工作岗位上游刃有余。秦老师还分析了就业过程中影响的三个因素:就业形势、社会关系和自身综合素质,提醒同学们在适应形势的前提下要强化自身建设,注意在高年级提高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要培养自信心。张雅明老师告诉我们化工专业有着雄厚的科研背景,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突出人才,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只有踏踏实实学好专业知识打好基础,才能不断地积累知识,成为化工行业优秀的人才。姚守信老师肯定大学生积极的态度和活跃的思维,感慨不同时代祖国变化的翻天覆地,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沉得住气,培养专心致志的学习态度,学会在互联网的信息洪流中吸收自己的想法,才能有更多的作为。

最后,周成老师总结了座谈会上各位老师给新生们提出的建议和经验,给同学们在未来大学生活中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希望与会的学生会后能认真传达会议中学习到的精神,以期能帮助更多的2014级新生更好地规划和高质量地度过大学生活。此次座谈会展现了老一辈资深教师对大一新生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进一步拉近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也帮助2014级新生分析困惑,认真规划大学生活,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文:化工学院;校对:赵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