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下午,学校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重要讲话精神师生座谈会。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高明出席,18名师生代表畅谈学习体会。党委宣传部部长张健主持座谈会。
铭记历史 勿忘国耻
“习总书记的讲话,揭露了侵华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的残暴罪行,谴责了少数右翼分子罔顾侵略战争历史的态度,必须高度警惕、坚决反对一切……”,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黄殿臣义正辞严地表达着自己的感受。“77年前,侵华日军在南京无辜杀戮我30万同胞,浩浩长江滚动着鲜红的血浪,人类文明史上留下最黑暗的一页。灭绝人性的法西斯暴行铁证如山,早有历史结论和法律定论。”校研究生会主席范迎洁同学表示。“对于任何罔顾历史、美化战争的的言论,我们都应当勇于提出自己的质疑……”,校首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黄鑫同学慷慨陈辞。建筑学院院长胡振宇说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国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举行各种纪念活动,既是对死难同胞灵魂的安抚,也是对那些犯罪者的警示,更是提醒我们国民,要时刻保持清醒,绝不能忘却历史、忘却苦难,要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
珍爱和平 共同发展
“举行公祭,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民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和平不是靠妥协而需要悍卫,和平需要强大的国力作为保障……”,校团委书记刘大卫侃侃而谈。“我们要让当代大学生牢记那段腥风血雨的岁月,牢记‘弱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化悲愤为前进的动力,努力学习、团结一致,为世界的和平、国家的强盛贡献力量……”,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环境学院分团委书记王飞发言道。信息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黄树清同学表示,“南京之痛,民族之痛;南京之耻,民族之耻。历史无数次昭示着一个真理:国弱则民辱,国强则民立。振兴中华,匹夫有责。”“作为学生党员,我们应当立志建设强大的祖国,为世界的和平和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理学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书记范意成同学豪迈地表态。“习总书记讲话中23次使用了‘和平’一词,充分表明了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坚决倡导者和有力捍卫者。中国的和平崛起,既造福于中国人民,又有利于维护世界的稳定。”经管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涛如是说道。
筑牢防线 爱党爱国
“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尖锐。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我们要站好三尺讲台、守土有责、不辱使命,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和宣传者”,政教学院顾晓静教授动情地讲道。“我们要加强对青年学生的党史国情教育,让他们了解为什么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发展中国。”校关工委副主任严世富语重心长地说道。“我再次向大学生们呼吁,记住‘南京大屠杀’不是为了延续仇恨,我们要有理性的爱国之情和务实的爱国之行……”,学生处教育管理科科长沈光联系实际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今后,我们要加强对青年价值观的引导,自觉做到爱党爱国爱人民,使青年梦、南工梦、中国梦相得益彰……”,校学生会主席夏候悦恺承诺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建议学校将参观江东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必选活动,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历史观与和平观教育……”,机械学院学办主任付昌义建言道。
立足岗位 圆梦中华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彰显了文明大国的自尊、自信和自强。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要引导我们的学生做到警醒在心、和平在心、奋斗在心,做到坚守维护和平、坚守精神家园、坚守复兴中华。”生工学院党委书记缪昌美娓娓道来。“培育学生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学会兼容并蓄,有效地利用英语传承与推广中华文化,是我们英语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外语学院郭平老师说道。“作为校报小记者,我觉得努力走近校园、走近学生,采写出鲜活的一线报道,塑造出身边的典型人物,使同学学有榜样、追有标兵,充实高效地度过大学四年,便是对死难者最好的纪念……”,校报记者团副团长胡沁怡表态道。海鹰社社长庞军同学认为,“中国梦,你我共同的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从现在做起,发奋学习,积极实践,勇于创新,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责任能担当的时代新青年。”
高明副书记在总结讲话时指出,12月1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继今年7月7日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之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就抗日战争历史问题发表重要讲话。“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公祭仪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既是一个饱经沧桑的国家对死难同胞的隆重祭奠,也是一个走向复兴的民族面对昔日伤痛的深刻思考,既是强大的正义力量对军国主义分子的严正警告,更是负责任大国倡导、捍卫世界和平的有力宣示。
高明副书记提出四点希望:一是希望师生充分认识国家公祭日的重要历史意义。设立国家公祭日,是国际社会通行的做法,是对死难同胞的告慰和尊重,是对右翼复辟势力的庄严警告和法律压制,会对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发挥长期的教育作用,其影响必将超越国家远播世界各地。二是希望师生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我们不仅要牢记历史,更重要的是面向未来,倍加珍视和平,更加发奋图强,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来告慰那些死难同胞的魂灵,来抚慰历史的伤痛,来向全世界发出自信声音。三是要充分利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这个平台,对师生进行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和唯物史观的教育。四是希望师生把历史的记忆化作奋进的力量,秉持家国情怀,凝聚中国力量,认真学习,勤奋工作,以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而努力。(文:党委宣传部;图:张金凤;校对:李兴坤)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高明教授出席会议并作讲话。
党委宣传部部长张健主持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