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全纪录 >> 人才培养 >> 正文

我校隆重召开2014年招生就业工作总结大会

时间:2015-01-15 来源: 作者:学生处 摄影:钱澄 编辑: 上传:马蓉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1月14日下午,我校2014年度招生就业工作总结大会在逸夫图书馆一楼报告厅隆重召开,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崔益虎教授,党委常委、副校长张进明教授,党委常委、校长助理、组织部长吴胜红教授,机关各职能部门领导、各学院院长、各学院党委(党总支)副书记、分管教学副院长出席了大会,会议由副校长张进明主持。

学生处处长郭万牛首先向大会总结汇报了2014年度我校招生就业工作的整体情况:

2014年我校面向全国29个省(市、区)招生,共录取新生5605人,除北京、上海和部分江苏计划在二本批次招生,其余均在一本批次招生,公办招生人数比去年增加了858人,外省录取比例达48%。招生计划的优化进一步提高了专业满足度,理科为87%,文科为96%,中外合作办学为89%。省外一志愿院校报考率提升明显,理科达97%、文科达91%,专业满足度理科为89%、文科为95%。

就业工作方面,2014年,我校共有64个专业6906名本科毕业生(其中统招4208人,浦江2698人),毕业生人数略有上升。截至12月15日,我校统招生年终宽口径就业率为96.46%,严格就业率为93.77%,其中协议签约率为67.89%,升学出国率为25.71%;民办宽口径就业率为81.54%,严格就业率为79.4%,其中协议签约率为67.98%,升学出国率为11.12%。统招生协议签约的2857名学生中,有82.62%的学生工作地点在长三角地区,其中南京占38.24%,苏锡常合占28.87%,苏南地区优势明显,在央企就业人数明显上升,就业质量明显上升。

郭处长对2014年学校经受住经济增速放缓、高考生源缩减等外部不利因素的考验,大力推进招生工作新常态建设,不断完善毕业生就创业指导服务体系,促使生源质量不断提高;自主招生及其他类型招生稳步推进;联合培养模式和中外合作办学深化发展;毕业生就业数量质量同步提升等工作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对进一步深化生源选拔模式改革、打造就业质量提升工程,加强招生就业工作的协同融合提出了新的思路与措施。

大会还表彰了一批招生就业工作的先进集体和先进单位,荣获“2014年招生宣传先进单位”一等奖的3个学院和“2014年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的6个学院的代表上台领奖。校组织部、保卫处、发展协作处、教务处、计财处、总务处、校部机关党委、校团委、体育部,9家机关职能部门被授予“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随后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赵顺龙教授、理学院院长沈临江教授、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学院院长杨晓健分别就如何做好招生宣传工作,如何做好“全员就业”及招生就业联动进行了交流发言。

为进一步加强就业工作的制度化建设,明确2015年就业工作的总体目标和职责任务,充分发挥教职员工特别是专业负责人和骨干教师的积极作用,形成“全员就业”的良好局面,会上21个学院院长、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与学校一一签订了《201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责任书》。

最后,崔副校长受黄校长委托,就2015年学校招生就业工作的重点做出了部署。他指出,实施招生就业协同联动机制要从宏观领域改变以往社会需求与招生专业、人才培养与学生就业各自为阵的分裂状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内在关联性,进行联合与协作,通过高校“资源共享”整合优势,打造“招生、培育、就业”的人才培养链条,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和社会、高校、学生的多方共赢。必须做到“顾,全,大,局”四个字。“顾”指的是要做到招生与就业互相兼顾,互相促进。一方面,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强化招生专业与社会需求的双向互动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强就业状况反馈,以每年发布的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为引导,将就业状况作为招生计划安排的重要参考,健全专业预警、退出和动态调整机制。“全”指的是要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必须强化招生就业工作的“一把手负责制”, 各个学院的院长和书记更要身先士卒,亲自挂帅,充分调动任课教师、专家教授、学科带头人、校友等各方面积极性,拓展招生就业渠道,完善招生就业服务。“大”指的是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规模。要大力宣传学校面向经济、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办学特色,进一步加强与当地招生部门、人社部门、中学及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和沟通,争取他们的支持。“局”指的是要精心布局,加强生源及就业基地建设。要积极探索生源和就业基地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 ,本着“立足南京、面向江苏、辐射全国”的原则,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有效促进生源和就业基地建设。希望各学院、各部门不仅要从政治的高度认真对待招生就业工作,对人民负责;而且要从事业的角度完成好招生就业工作,对学校负责;为“综合性、研究型、全球化”高水平大学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尾声,张进明副校长与大家分享了浦江学院教学改革案例,重申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醒大家反思:“在招生就业已市场化的今天,人才培养如何适应高等教育的新常态”,再次强调“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是为了学生的成长成才”,坚持“把人才培养的主导权交给学院”、“把学习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才能打破垄断,焕发高等教育的蓬勃生机。(文:学生处;图:钱澄;校对:马蓉)

 

 

副校长崔益虎就2015年学校招生就业工作的重点做出了部署。

副校长张进明出席会议。 

学生处处长郭万牛汇报2014年度我校招生就业工作的整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