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下午,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南京召开。会议表彰了100个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200名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我校副厅级离休干部章丽华荣获“江苏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称号。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高明出席了表彰大会。
会前,省委书记罗志军亲切会见了离退休干部“双先”代表并发表讲话。他强调,老干部工作在党的工作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离退休干部“双先”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我省老干部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学勇,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王炯,省委常委、秘书长樊金龙,副省长许津荣等参加会见。
下午2时,罗志军、李学勇等省领导来到会见大厅,同代表们亲切握手,并合影留念。在热烈的掌声中,罗志军发表了即席讲话。他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省离退休干部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向广大老干部工作者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罗志军指出,离退休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老同志是推进“两个率先”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长期以来,广大离退休干部离岗不离组织、退休不褪色,用自己的优势和专长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江苏改革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提出的最新要求,把总书记为江苏发展勾画的美好蓝图化为现实,需要全省上下凝心聚力、共同奋斗。希望全省广大老同志继续发挥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在弘扬优良传统和作风、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关心教育下一代等方面贡献智慧,为“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增添正能量。
罗志军强调,老干部工作在党的工作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是值得付出、值得奉献的光荣事业。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把老干部工作摆在更加重要位置,真正带着感情、带着责任,从政治、思想、生活、精神各个方面关心爱护老干部,满腔热情地为老同志办实事解难事,在全社会营造尊重老同志、爱护老同志、学习老同志的良好氛围,真正让老同志安享晚年、颐养天年。
王炯在出席表彰大会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我省老干部工作成绩,要求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总书记对老干部工作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以高度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做好新形势下的老干部工作。要组织激励老同志在加强思想引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心下一代,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创新社会治理,弘扬优良作风、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贡献智慧和力量。要主动适应发展新形势和老干部新期待,抓好思想政治建设这个根本,夯实离退休干部党组织这个基础,突出老干部服务保障这个重点,用心用情照顾好服务好广大老干部。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对老干部工作的领导,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整合各方面力量,共同把老干部工作抓细抓实、抓出成效。(文:离退休处:校对:赵蕾)
附:章丽华同志事迹介绍
大爱无言
—记南京工业大学副厅级离休干部章丽华同志
章丽华,女,1923年10月生,1945年4月参加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4月离休。原南京建筑工程学院纪委副书记,现南京工业大学副厅级离休干部。离休30年来,她严格要求自己,一身正气,高风亮节,无论何时都以党和国家利益为重,服从服务大局,积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保持共产党人本色;她乐善好施,关心下一代,竭尽所能,默默助学、助贫、助教育;她设立胡松林奖学金,已持续了12个年头资助了48名贫困学子,累计资助金额达20万人民币,却要求不宣扬。她无声的爱感人至深,她的善行美德塑造了一名新时期江苏离休干部的良好形象,传递了无限的正能量。
爱心助学 关心下一代
2002年,时年80岁的章丽华同志将所有的积蓄和自己每年的离休费拿出来,以其相濡以沫刚辞世的丈夫、原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胡松林的名字设立了“胡松林奖学金”,而奖学金设立之初,老人对学校只有一个简单的要求——不宣扬。章丽华老人每一年在新生中选择4人,每人每年资助1200元,一助就是大学四年,四个年级就是16人,她平均每年要拿出近2万元,以此来帮助家境贫寒、成绩优异的学子完成学业。就这样,章丽华老人已默默坚持了12年。从2004年开始,学校离退休老同志组织开展“夕阳助新苗”捐资助学活动,她总是带头捐款,每年1000元。12年来,她共捐助了20余万。谈及此事,丽华老人并不觉得什么,她说:“我只是尽我的一点力量而已,这也是松林和我的心愿,份内之事,谈不上什么。”设立助学金,丽华老人不为毫利不为浮名,置功名富贵于身外,给莘莘学子以动力。
克勤克俭 乐善并好施
章丽华同志厉行节俭,她平时一人孤居,生活平凡朴素。家里除了有些新书,其他基本都是年代久远的东西。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她从没花一分一厘去改善自己的居住环境。她也从不讲究吃穿,经常是剩饭剩菜热热再吃,身上穿的衣服都是十几、二十年前的旧衣服。冬天和夏天这两个对老人来说比较难熬的季节,她也基本不开空调。她自己的生活一切从俭,却对需要帮助的人总是非常大方,无论是同事,还是学生,只要发现有经济困难,她马上就会伸出援助之手。汶川、玉树、舟曲等地自然灾害发生后,她都是在第一时间通过组织进行捐款。她对自己太苛刻了,却一直乐善好施。
信念坚定 离岗不褪色
92岁高龄的章丽华老人看上去精神矍铄,身体硬朗,语言神态都带着看透人生的风轻云淡。虽然年事已高,但是关心国家大事的热情没有减退。丽华老人的住处朴素雅致,但书报随处可见,这是九旬老人看世界的眼睛。因为亲身经历了新中国一路走来的不易,她离休以来,一直十分关心国家社会,坚持把学习作为永恒的追求,始终把“学习是做好工作的本钱,是前进的加油站,活到老就要学到老”作为自己的学习信念。92岁高龄的她,积极参加离休支部组织的每月一次的学习,还利用时间自觉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用学习成果武装头脑。谈到最近的一些热点事件的时候,丽华老人仍然思路清晰,反应迅速,有条有理,言语中无不透露出她对学校的关心、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国家的拳拳深情。
乐观坚强 传递正能量
章丽华老人出生于风雨飘摇的年代。解放战争期间,年轻的章丽华为了万千国人的理想,毅然选择投身革命,成为了上海的一名地下工作者。六十年代,文化大革命爆发,身为高级知识分子的胡氏夫妇也受到波及。坚强的章丽华和胡松林相互鼓励,在艰难中给对方温暖和光亮,相互扶持,终于挺了过来。提及这一段往事,丽华老人很平静:“我不怪那些红卫兵们,他们还只是孩子。”章丽华老人身患乳腺癌已多年,但她乐观豁达,在疾病面前毫无惧色,一直勇敢地与病魔作斗争。她的人生坎坷,经历过硝烟炮火的洗礼,遭遇过文革的磨难,亲历病魔的痛苦,可她却笑看人生,豁达坚强。她经常与年轻教师和学生进行座谈,大家跟她聊天十分轻松且愉快,年轻教师与学生在她的眼里就像是自己的孩子。面对后生,丽华老人鼓励青年教师与当代大学生一定要懂得去奋斗,因为只有奋斗的人生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也正因为奋斗,梦想信仰才得以实现。不止奋斗,人生还要坚强乐观,因为人生没有什么坎是过不去的,只要乐观,一切都会好起来。
章丽华老人是一位乐观豁达、严谨朴素、倾其所有资助贫困学生的坚强女性。一杯洗涤无余,万事消磨运远,忍把浮名薄利抛却,她是深谙人生之道的智者。我们当为老人的精神感动。愿能不负章丽华老人所言,懂得奋斗,努力成才,以己之力,回馈社会,做一个坚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