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下午1点30分仁智楼608教室内,外语语言文学学院特邀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端木义万教授,来我校举办题为“美国梦和中国梦的文化比较”讲座。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党委副书记佴康、团委书记翁渊瀚、英语专业全体在校学生出席并仔细聆听了讲座。
讲座伊始,端木义万教授首先表达了对南工校园美景的喜爱,称赞我校“南京最美高校”的称号当之无愧。寥寥数语迅速拉近和同学们之间的距离。之后,在长达2小时50分钟的讲座中,端木义万教授频频引用外媒文章,以精确、详实的数据分析为支持,分别对“美国梦”和“中国梦”的历史发展进行回顾,并结合时代背景给予了全新的解读。
在讲座中,端木义万教授认为,“美国梦”是建立在“公民有房、有车、接受过大学教育,有退休保障,有医疗保险和休闲时间”这6个基准之上的。综合各种对“美国梦”的定义,不难发现其中的共性,即“个人通过努力不懈的奋斗取得成功”。端木义万教授对“美国梦”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农耕文明时期,大批移民者自欧洲前往美国,“美国梦”在这批开创者心中埋下一颗种子;19世纪90年代,随着工业文明的兴起,一批白手起家由“穷孩子”化身为富翁的实业家使美国梦进一步理想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贫富差距变大,美国阶级出现了明显分化。端午义万教授指出,此时再笼统地谈美国梦已经不合适了。针对美国不同阶级家庭状况悬殊、受教育程度不同,并存在机会不均等的现象,端木义万教授分别从美国政治体制、经济制度及教育体制三个角度论证,当今的“美国梦”只是“上层阶级的美国梦”。
随后,端木义万教授又将“美国梦”同“中国梦”进行了比较。他指出,美国文化重视“个人主义”,决定了“美国梦”只能是个人的“梦”;然而,“中国梦”是建立在“集体主义”的基础之上,因此“中国梦”不仅是个人的梦,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梦”。在“中国梦”的“两个一百年”核心目标的指引下,我们必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
讲座的最后,端木义万老教授引用了歌词“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结束讲座。他表示,“国好,家才能好”,为实现“中国梦”,个人和民族都必须共同努力,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讲座全程以英语进行,。精彩详实的报告内容赢得了在场同学们阵阵不息的掌声。端木义万教授通过对“美国梦”和“中国梦”详细深入的比较和解读,为学院学生了解风云变幻的国际格局、解读国家大事打开了一扇窗口,对大学生规划设计切合自身的“中国梦”目标起到了重要的启示、引导作用。(文: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校对:赵蕾)
附:
端木义万,现任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导,全国优秀教师,国内英语报刊领域的专家、权威,拥有40多年外刊教学实践经验,长年致力于从语言学、社会学、新闻学等多角度指导外刊教学,先后摘抄读书笔记40余本,撰写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32篇。由其主编的《美英报刊阅读教程》,曾荣获1995年华东地区大学出版社优秀图书二等奖,至今已连续印刷10次,印数高达10万册,在英语报刊教学领域实现了“南北合一,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