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下午,学校在科技创新大楼C501会议室召开学位评定委员会第四届第三次会议。学位评定委员会全体委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校长黄维院士主持。
会议认真讨论并审议了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交的学位申请,经无记名投票表决,决定授予石磊等53人博士学位,授予杨骏等1385人硕士学位(其中学术型硕士740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557人,在职工程硕士88人),同时审议了2015年度校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经无记名投票表决,同意石磊等24人的学位论文评为校优秀博士论文,王灿灿等44人的学位论文评为校优秀硕士论文,杨骏等35人的学位论文评为校优秀专业硕士论文。另外,会议还就《南京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遴选标准》、《南京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遴选标准》、《南京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科研成果考核办法》、《南京工业大学学术硕士研究生申请硕士学位科研成果考核办法》四个文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对文件基本内容达成一致意见,责成研究生院对文件修善后正式颁布实施。
黄校长在会上强调,研究生培养质量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生命线和永恒主题,学校将加快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促进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要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明确导师、研究生、各级管理部门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的责任,对于学位论文抽检质量不合格的导师应严肃对待,确保培养质量的提升。在逐一点评博士学位申请人科研成果质量时,黄校长要求博士研究生培养必须重视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出,科研工作必须着力寻找新增长点、交叉点,开拓新领域,必须善于捕捉热点、抢抓机遇、学会适当转型,论文选题要展现更多创新性、前沿性,还对《自然》及其子刊等顶级期刊、不同学科国际国内重要期刊的等级分类做出解读,为相关学科的博士研究生科研工作指明方向。
黄校长指出,在“综合性、研究型、全球化”大学建设征程中,导师和研究生学术队伍建设至关重要。作为学校科研创新工作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导师与研究生的发展与成长必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只有构建高水平的导师队伍与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才能提高学校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水平,才能为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搭建坚实的基础。学校目前正在超前谋划、积极引导,在保持传统优势学科基础上布局新的学科方向,建立反映不同学科特点的科研评价体系,紧密围绕学科发展构建人才引育体系。研究生教育要积极围绕学校发展目标,积极发挥研究生教育资源配置的导向性作用,对于各项评价指标贡献度大的优质学科、后发学科,学校将给予积极的支持,以适应学校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黄校长要求,各学部要立足学校发展大局,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大格局和趋势,以自然指数等关键指标为突破点,以点带面各个击破,带动学校内涵建设,要依托化工、材料等强势学科,奋力前冲,积极投身国家“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中,助推南工“5030”目标的实现。
与会委员还就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建立博士研究生导师小组,促进学校研究生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文:研究生院;校对:李雨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