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全纪录 >> 人才培养 >> 正文

我校召开2015级人才培养方案讨论会

时间:2015-08-19 来源: 作者:教学事务部 摄影:教学事务部 编辑: 上传:马蓉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抓实“牛鼻子”工程,精心打造2015培养方案。2014年12月12日,我校发布了《南京工业大学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南工校发[2014]5号),简称“教改30条”。文件明确提出“创新培养模式,重构课程体系”,建立“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教育+自主课程”人才培养新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规划人才培养的设计蓝图,也是实施“教改30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名副其实的“牛鼻子”工程。

为扎实推进“教改30条”的贯彻与落实,制订出科学、合理、先进的人才培养方案,8月14日-17日,在科创楼C501会议室,连续举行了八场2015级培养方案讨论会。会议由张进明副校长主持,各学院院长、书记、教学副院长、专业负责人等共100余人分批分次参加了会议,教学事务部张广明部长及其他相关人员全程参与了会议。

会上,张进明副校长进一步阐述了制订2015培养方案的重要性,重点强调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实“牛鼻子”工程:

1.推进复合型人才培养。围绕我校培养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依据国际通行惯例和有关教育部门明确要求开设的课程,设定2015级培养方案最低毕业要求160学分,其目的是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业选择,为每一位学生修读“辅修课程”、“双学位课程”创造必要的时间和空间,实现了一专多能,避免了同质化竞争。

2.明确培养目标与要求。各专业应在深入调研社会需求,认真分析专业优势和特点的基础上,理工科应参考中国工程教育认证的通行标准,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与毕业能力要求。并据此确定专业核心课程,绘制“课程与毕业能力要求的关系矩阵图”,使每一项“能力”能够责任到课程,每一门“课程”具有明确的服务对象。

3.提高课程质量与效率。2015培养方案并不是简单地降学分、砍课程,而是注重课程质量,提高课程效率,要加强课程的整合力度,优化课程内容,减少低学分课程的开设门数,增强课程的综合性、挑战性、创造性,加大小班化授课力度。尤其是面向大一新生,应注重课程的引导性与吸引力,加强课程体验,使新生入校后能保持鲜活的学习兴趣,积极地探索热情。

4.加大课程的开发力度。各专业应紧跟时代步伐,关注“互联网+”、“大数据”、“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热点,加大课程的开发力度。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学资源,拓展与国内外名校的交流与合作,探索开设全外语课程,拓宽我校本科教育的全球化视野。

教学事务部张广明部长在讨论会上指出,2015培养方案不是原有培养方案基础上的修修补补,而是围绕“教改30条”制订的全新方案。2015培养方案充分体现了“教改30条”的文件精神,同时为“教改30条”的进一步落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张部长提出当前国办发文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我们应当抢抓机遇、把握时机,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利用学校即将开设的“创客梦工场”,进一步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讨论会上,各专业围绕2015级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核心课程的确立、课程的整合与设置等着重进行了汇报。张副校长及教学事务部的各领导对全校76个专业的2015级培养方案逐一点评。通过此次会议,使2015级培养方案更趋于完善,使各专业的建设目标、发展思路更加明晰,更促进了各学院对“教改30条”文件精神的进一步理解,为“教改30条”的全面贯彻落实开创了新局面。(图文:教学事务部;校对:马蓉)

 

 

张进明副校长阐述了制订2015培养方案的重要性,重点强调要从四个方面抓实“牛鼻子”工程。

张广明部长指出2015培养方案是围绕“教改30条”制订的全新方案,为“教改30条”的进一步落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