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以人为本的保险产品和服务,打造真诚爱人的企业文化和制度,做知恩图报、济危救困的公益巨人 8月12日,中国人寿通过国寿慈善基金会向正在遭受“莫拉克”重创的台湾地区捐款1000万元,用于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并表示愿意为台湾救援工作提供一切可能的支持和援助。这样的巨额捐助,对中国人寿来说,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总裁杨超经常向员工强调,保险是播撒爱心的事业。真挚的民生情怀,是保险业生存的“真价值”、发展的“硬道理”。 此言不虚。与其他金融产品相比,保险最贴近人。寿险、重大疾病保险、医疗补贴保险、养老保险……无不关系人的生、老、病、死。个险产品,既是投保者或被保险人对自身的关爱,也体现其对家人的责任;而团体投保,往往是企业、机构给员工的福利和保障。完美人生、幸福家庭、和谐社会,都需要保险这根传递责任与爱心的“红丝带”。因此,设计保险产品、开展保险服务,皆应以人为本。在不断推出真正符合百姓需要、定价合理的多样化保险产品的同时,保险公司还应当拿出更多的精力提升服务。比如,让保单内容更加通俗易懂,对产品风险提示更加全面醒目,投保手续尽量简化,理赔通道更加顺畅便捷……只有多替保户着想,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不断发展壮大;才能使保险真正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为百姓安居乐业提供更多的保障支撑。中国人寿试点的农村小额保险,农民每年只需交十几元保费就可以获得一份保障,并且“看得懂、买得起、得实惠”,其经验值得同业借鉴。 保险企业经营的是诚信,品牌与信誉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博得保户信任,让品牌深入人心,就必须全方位打造真心爱人、真诚待人的企业文化。从企业价值观到制度设计,都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精神。营销网点的晨会,除了交流拜访客户、签下大单的经验,还应讨论如何满足客户在细节上的需求;业绩考核也不该唯保费论英雄,还要比比满意度、投诉率。企业的文化活动、团队建设,同样需要强调对“人”的重视……快速成长的保险业,不仅要打造“物质巨人”,还要培养更多有仁爱之心,受社会、业界、百姓尊重的“精神大家”。作为中国保险业的龙头企业,中国人寿在这方面树立了典范。 一家企业是否有民生情怀,还体现在能否真诚回馈社会、回报民众。30年来,保险业年均增速始终保持两位数以上,成为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行业的成长离不开国家政策和芸芸百姓的支持。羽翼丰满了,理应拿出真金白银反哺社会。中国人寿几年来出资数亿热心公益,济孤救苦、捐建学校,这种善行值得嘉许。像中国人寿这样大手笔的公益慈善举动也许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做得到,但勿以善小而不为,不以财力论高低。只要尽心尽力,哪怕只做了一点点,老百姓也会记得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