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基层党委(党工委、党总支)、各单位、各部门:
经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评审委员会评议,同意眭国荣老师主持的《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研究》等45项课题结题;张晨曲老师主持的《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高校绿色教育研究》等27项课题根据录用通知预结题,待相关成果刊发后按要求办理结题手续;陈建华老师主持的《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女垒精神的研究》等11项课题为优秀课题;王浩老师主持的《基于监督机制的党员教育实践》等24项课题延期一年结题。其余在规定时间内未完成且未提交延期申请的课题项目一律作中止处理,并收回已经下拨的课题研究经费。
特此通知。
附件一:通过结题评审的项目名单
附件二:根据录用通知预结题的项目名单
附件三:优秀课题名单
附件四:同意延期一年结题的项目名单
南京工业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
二○一六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附件一:通过结题评审的项目名单
序号 |
课题负责人 |
单位 |
项目名称 |
1 |
眭国荣 |
2011学院 |
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研究 |
2 |
季青春 |
学生事务部 |
基于大学期间各项指标的跟踪分析探讨人才培养的策略 |
3 |
马明辉 |
党委宣传部 |
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研究-自组织视野下的高校网络文化研究 |
4 |
姜志兵 |
校长办公室 |
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长效机制研究 |
5 |
张晓文 |
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 |
大学生创业倾向与创业特质研究 |
6 |
陈建华 |
艺术设计学院 |
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女垒精神的研究 |
7 |
丁 贤 |
学生事务部 |
基于协同理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
8 |
高 明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高校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意义与路径研究 |
9 |
高辉庆 |
党委组织部 |
微时代背景下提升高校学生党建科学化水平的路径研究 |
10 |
佴 康 |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叙事问题的研究 |
11 |
王 敏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
社会热点问题对高校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
12 |
王江曼 |
学生事务部 |
地方高校品牌塑造和招生宣传长效机制研究——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 |
13 |
郑万秋 |
法学院 |
本科生教育管理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
14 |
陈 珝 |
学生事务部 |
移动终端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干预研究 |
15 |
王 菲 |
校团委 |
现代化视阈下高校大学生的公共精神培育 |
16 |
温 庆 |
电气工程与控制科学学院 |
校园文化建设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
17 |
张蓝艺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网络视阈下工科型院校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实效性探讨 |
18 |
王宇翔 |
科学研究院 |
德育变迁考及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19 |
张金凤 |
党委宣传部 |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工作室建设实践研究 |
20 |
李加奎 |
体育部 |
大学生党员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引领机制研究 |
21 |
徐玉婷 |
学生事务部 |
基于“双一流”大学建设的招生常态化机制研究 |
22 |
查 岚 |
校长办公室 |
新常态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视角 |
23 |
徐元龙 |
药学院 |
新媒体环境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长效机制构建 |
24 |
张煜子 |
建筑学院 |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资助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应用 |
25 |
朱 琳 |
学生事务部 |
基于多元传播类型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路径探析 |
26 |
汪俞辰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研究 |
27 |
吴雨婷 |
电气工程与控制科学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工作途径研究 |
28 |
高 军 |
2011学院 |
协同创新机制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平台构建与保障机制研究 |
29 |
罗圣辰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基于Citespace的高校学生社团研究可视化分析 |
30 |
边高峰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育人视域下的普通高校资助体系构建浅探 |
31 |
封 顺 |
教学事务部 |
基于多屏融合下高校全媒体平台的应用与创新 |
32 |
李文涛 |
校长办公室 |
新时期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创新研究 |
33 |
朱永华 |
海外教育学院 |
中国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研究-以南京工业大学合作办学项目为例 |
34 |
付昌义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
高校创新教育体系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影响评价研究 |
35 |
吴光华 |
资源保障部 |
大学生在新型社交媒体上的行为习惯及引导策略研究 |
36 |
赵 宁 |
科学研究院 |
基于新媒体环境下的党风廉政建设研究 |
37 |
史坤坤 |
党委组织部 |
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路径探析 |
38 |
吕 远 |
信息服务部(图书馆) |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高校图书馆用户行为模式应用研究--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 |
39 |
赵凤佳 |
研究生院 |
新媒体在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
40 |
乐 凤 |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
高校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效融合的路径研究 |
41 |
闵 珍 |
土木工程学院 |
危机管理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
42 |
黄晨晨 |
土木工程学院 |
微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遇与挑战 |
43 |
季 君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大学生在新型社交媒体上的不良行为习惯及引导策略研究 |
44 |
马慧子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
工科院校中多元化就业指导方式探究 |
45 |
王巧云 |
研究生院 |
高校二级学院研究生党建工作的创新路径研究 |
附件二:根据录用通知预结题的项目名单
序号 |
课题负责人 |
单位 |
项目名称 |
1 |
张晨曲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高校绿色教育研究 |
2 |
蔡 杰 |
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 |
90后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研究 |
3 |
李公根 |
后勤服务部 |
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
4 |
曹 蕾 |
法学院 |
网络热点事件对高校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
5 |
汤 洁 |
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
南京工业大学创业就业指导有效性研究 |
6 |
王 涛 |
药学院 |
高校流动党员管理实效性研究 |
7 |
吕丹丹 |
教学事务部 |
基于教学管理视角的学风建设研究—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 |
8 |
张文闻 |
土木工程学院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9 |
仲伟伟 |
海外事务部 |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角色式微与重构研究 |
10 |
戚 旸 |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
理工科高校大学生艺术教育研究 |
11 |
李 慧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理工科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现状与对策分析—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 |
12 |
吴 雪 |
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
基于稳定教学团队的大学新生学风建设研究 |
13 |
程晓丹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
高校绩优生心理韧性的培养与个性优化 |
14 |
齐 鹏 |
学生事务部 |
产业升级对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 |
15 |
朱 皓 |
全媒体时代大学党员思想引领平台构建研究 |
|
16 |
李田田 |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
文科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及引导研究--以外语学院为例 |
17 |
张 煜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基于领导-成员交换理论的辅导员与学生信任关系探究 |
18 |
朱书卉 |
2011学院 |
理解教育视域下的弱生转化研究 |
19 |
吴 超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大学生在新型社交媒体上的行为习惯及引导策略研究 |
20 |
张甲田 |
法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网络热点问题对高校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
21 |
孙 阳 |
法学院 |
危机管理理论在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中的应用 |
22 |
戴晓琳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全球化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创新机制研究——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 |
23 |
张 丽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
24 |
叶子红 |
纪委办公室、监察处 |
关于加强高校落实“两个责任”的思考 |
25 |
黄 乐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
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舒解路径研究 |
26 |
唐莉莉 |
人才资源部 |
大学生在新型社交媒体上的行为习惯及引导策略研究 |
27 |
钱 婷 |
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 |
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
附件三:优秀课题名单
序号 |
课题负责人 |
单位 |
项目名称 |
1 |
陈建华 |
艺术设计学院 |
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女垒精神的研究 |
2 |
丁 贤 |
学生事务部 |
基于协同理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
3 |
高 军 |
2011学院 |
协同创新机制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平台构建与保障机制研究 |
4 |
李加奎 |
体育部 |
大学生党员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引领机制研究 |
5 |
朱永华 |
海外教育学院 |
中国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研究 |
6 |
高 明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高校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意义与路径研究 |
7 |
王 敏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
社会热点问题对高校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
8 |
郑万秋 |
法学院 |
本科生教育管理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
9 |
王 菲 |
校团委 |
现代化视阈下高校大学生的公共精神培育 |
10 |
张煜子 |
建筑学院 |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资助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应用 |
11 |
徐玉婷 |
学生事务部 |
基于“双一流”大学建设的招生常态化机制研究 |
附件四:同意延期一年结题的项目名单
序号 |
课题负责人 |
单位 |
项目名称 |
1 |
王 浩 |
基于监督机制的党员教育实践 |
|
2 |
丁 楠 |
基于“三进四建”学生党组织体系建设的研究 |
|
3 |
吴本荣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高校思政课与大学生国家认同研究 |
4 |
刘海存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研究 |
5 |
张 翔 |
研究生院 |
全球化背景下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研究 |
6 |
陈晨子 |
校团委 |
基于内涵发展的青年志愿服务品牌塑造探讨—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 |
7 |
王启兵 |
党委宣传部 |
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创新与实践 |
8 |
孙 倩 |
高校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 |
|
9 |
高林杰 |
信息服务部 |
“微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10 |
段然堂 |
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 |
提高党员服务意识的探索和实践 |
11 |
高 洁 |
艺术设计学院 |
构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的思考 |
12 |
周 静 |
校长办公室 |
全球化战略背景下人才培养工作研究—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 |
13 |
薛荣生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大学生美育研究 |
14 |
张 园 |
党委办公室 |
高校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效融合的路径研究 |
15 |
李寿菊 |
继续教育学院 |
新常态下大学生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的创新研究 |
16 |
黄英燕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江苏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区域化”培育研究 |
17 |
范楚晗 |
电气工程与控制科学学院 |
微信时代大学生行为习惯及相应的引导策略研究 |
18 |
黄丹枫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
新媒体在学生资助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
19 |
郑 娟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探微 |
20 |
朱巍巍 |
学生事务部 |
以社团活动为载体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方法 |
21 |
戴 斌 |
科学研究院 |
高校学生参与科研涉密项目的保密意识培养教育研究 |
22 |
郭健明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本科生与辅导员信任关系探究 |
23 |
张 涛 |
体育部 |
高校体育社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 |
24 |
刘全振 |
学生事务部 |
户外拓展训练对受训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